在民主管理上大胆探索
记者:现在的深圳大学在追求民主化管理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成立了两个教授委员会——教授人事委员会和教授财经委员会,此项独创的用意何在?
章必功:任何单位的管理,均以人事和财权为最重要,我们力图在人、财、物分配上建立学术主导。以前教授们对学校管理虽有很多意见,但却使不上劲儿,现在这两个委员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作为校长可以保留一定的否决权,但我必须按规定尊重教授个人表决,不能绕开他们,进人、用钱都必须通过他们。
教授人事委员会和教授财经委员会,全部由“布衣”教授组成,但却有超乎“官员”的决策权,在决定某项决策时,可以召集各单位负责人进行质疑。每个委员会由9个教授轮流“坐庄”。这几年到深圳大学当老师越来越难了,因为每进一个教师,都要经过教授人事委员会的多数人投票同意。过去要走后门进人要找校长一个人,现在至少要找5个以上的人说情,难度和成本大了很多。这两年通过这个委员会进入深圳大学当老师的有200多人,素质比前几年提高了很多。教授人事委员会替校长把关,是校长权力的延伸。教授财经委员会的运作与教授人事委员会的相同,主要工作是来讨论、表决学校年度预算,资金分配等。
这两个委员会已经成立并运作了两年多,每两年更换一次人选。这是借鉴欧美高校的经验。
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无疆界
记者:深大提出“人才招聘不论国籍、不讲户籍、外聘教师同岗同酬”。据我们了解,在我国大多数的单位,外聘人员的工资往往要比本单位正式员工的工资低很多。这样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章必功:一所开放性的大学,在师资队伍、人才引进上应该是开放的。深圳大学教授允许外聘,调进与否并不重要。例如,我校新成立的城市规划系的系主任宋彦,在美国大学任教,却与深圳大学签订了两年的合约,商定每年在深圳大学任教时间不低于10个月。像这样的情况在深圳大学至少还有4个人,分别是从台湾、澳门、日本等大学聘任的。这说明我们的眼光已经放大到国际上找人才去了。
深大实现了外聘的教师与在编的正式教师享受同岗同酬。过去在许多单位,没调入的低人一等。其实,同岗同酬后,外聘的这批人工作积极性特别高。同岗同酬,可以体现公平公正,关系到城市道德和大学道德。
开放的大学应具有自由民主之风
记者:听说您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校长。自开设校长信箱后,两年来已回信1万多封,不厌其烦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关乎学业、生活、爱情、事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您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
章必功:尊重学生公民权利、师生平等、自由对话是深大一直坚持的信条。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相互之间应该是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可以一起平等地交流思想、讨论问题,甚至表达不同的意见。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学生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学到知识以外的许多东西。倡导“民主之治”、“广开言路”,让学生全面参与学校的管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为他们未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公民素质。
记者:您对现行的高考制度改革有什么建议?
章必功:我是温和的改良派,主张取消“一本二本”。“一本二本”是计划等级,对学校的竞争和考生的意愿均有束缚。先是提前单独录取,然后是一本、再后是二本,二本中还分a线和b线,这是人为地分等级,这样的制度不合理。深大在外省是一本,在广东是二本,这表明计划等级的主、客观矛盾。应该改良高考制度,采用一道最低分数线,让所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按照考生志愿和考分高低同场录取,这才是市场准入!我期待中国的高考加速改革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