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建设这些煤炭基地所需要的大量投资从哪儿来?未来将有哪些企业在这些煤炭基地从事煤炭生产和加工?仍然是国有企业主导,或者最多再加上中外合资企业?具体细节外人不得而知。不过,按照有关部门的惯性推测,民营资本参与的可能是很小的。最近频繁发生的矿难,可能更让有关部门有了看起来更充分的理由。
然而,近两年矿难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煤炭短缺导致煤矿普遍超负荷生产。而煤炭之所以出现供应短缺,缘于高耗能的重工业发展过热。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的煤炭短缺又是由于市场反应机制不灵敏所致;而市场机制之所以失灵,则是由于煤炭投资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当然,谁也没本事预测到市场的中长期变动趋势。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煤炭投资的决策机制才应当是分散的,也就是说,让企业家去决定。而温州人正是最出色的企业家群体。 创业中国(www.chuangyezg.com)
不管是为解决目前的煤炭短缺,还是为培育比较健全的煤炭供应结构,恐怕都需要在煤炭行业中引入温州人这样的投资者。他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更重要的是,为这个行业带来企业家精神。某些比较敏感的温州人早在煤炭市场还比较疲软的2000年前后就开始到山西投资,因此,私人企业家在能源行业的判断力是无可怀疑的。由此而言,温州人介入山西的煤炭生产,有助于缓解目前的煤炭短缺,同时也证明了,私营企业家在解决中国能源供应问题方面,完全有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