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华尔街,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在不到两周内全部消失,最大保险公司被政府控股面临重组,大量华尔街精英失业。危机在以人们预想不到的速度蔓延,华尔街的华人也在风暴中经受着考验。
冷清的中餐馆
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哈德逊河边的半岛酒家一直以地道的灌汤包和临河望海的独特位置吸引着大量食客。由于靠近华尔街,这里成为很多华人金融从业者用餐的首选。
9月末,当记者再度光顾这里的时候,老板出人意料地大吐苦水:“自从9月15日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的生意简直是一落千丈。”
从上海来到纽约经营餐馆10多年的白师傅告诉记者:“15日那天,道琼斯指数暴跌500多点,原来经常到我们这里吃饭的华尔街人一个也没来。没有人来就餐,也没有人订外卖。我开始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看电视才知道华尔街出问题了。”
他说:“这个季节本来生意应该很好,在户外就餐可以享受阳光,天气不冷不热。但是从那个礼拜一开始,我们的生意就开始清淡起来。我记得一家华尔街投行的两位老主顾,每天中午都会到这里吃饭,花费至少在50美元左右。华尔街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他们基本上没有来过,最多会打个电话叫外卖,花费不会超过20美元,我估计他们一方面是忙,另外也可能没有心情吧。你看现在,我们的服务员快比顾客还多了,”他自嘲道。
“我们这里一共雇了10多个人,有好几个厨师,之前是生意做不过来,现在我不得不让大家每周多休息一两天。我来美国10多年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没办法,华尔街不好,纽约经济就不好,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了,”白师傅苦笑着。
危机波及律所
韩先生2007年从一所美国名牌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后就职于纽约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进入律师事务所后,他被分到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一个小组,负责债务抵押债券(CDO)市场的业务。
“一直到2007年8月,这个业务部门是整个律师事务所里最赚钱、也是最忙碌的部门。因为这些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复杂,律师事务所在提供法律服务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这个行业是按照时间收钱的,而当时这个行业的钱来得很容易,平均一个普通的CDO业务,律师事务所能够进账100万美元。为了争取业务,加班、加人是平常的事情,”韩先生回忆道。
“不过,自从去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市场全变了。对于我个人来讲,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的业务部门已经基本上无事可做。我现在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已经转移到了为对冲基金发行起草法律文件,原来的市场已经因为定价困难极度萎缩,”韩先生无可奈何地说。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