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用品,离降价还有多远?“开始赚奶粉钱了!”这是一个网友的签名。他初为人父,就开始感觉到孩子的出世给他带来的生活压力。买贵的奶粉,买不起,买便宜的,又不放心。
除开暴利给人的刺痛之外,近年婴儿产品特别是劣质奶粉给社会的创伤还远远没有消除。消费者对国内婴儿用品产品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主要来自于国内近年来频发的毒奶粉、碘超标、金属颗粒等奶粉事件。
婴儿用品高价背后,是社会心理的难以承受之痛。
今年初,“国美(电器)”高层现身中国婴儿行业高端研讨会并发言,此举让不少业内人士产生“国美(电器)”将进入婴儿用品业的联想。业内人士表示,素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国美(电器)”如果一旦进入,将可能引发这个行业的一轮强大降价风潮。
一年5000亿元的“蛋糕”
中国0至6岁的婴幼儿数量为1.08亿,以平均每个孩子花销5000元进行概算,这个市场的远景容量将是5000亿元。中国婴儿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将婴儿行业的美好钱景表露无遗。
“以尿不湿产品为例,不满周岁的孩子平均每天使用5片尿不湿,每片售价2-5元,一个月就需要300-600元。”中国婴儿行业协会副会长裴非算了一笔账:新生孩子每个月起码消费2000元以上,除了生活必需品,还有医疗、摄影、照管的费用。这个一年5000亿的蛋糕是中国婴儿产业发展的天然动力。”
更让业者振奋的是,根据计生部门的预测,从现在开始的5年内,我国将迎来一个人口出生的小高峰。而“双春加润月”,令本年度结婚登记人数大幅上升,抢在明年出生的“猪孩子”将可能比往年有较大增长。
“这个生育高峰期的主要群体是改革开放初期出生的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思维方式、受教育程度、生活观念以及消费观念已全面更新,他们在婴幼儿成长的花费方面越来越重视。”惠美佳婴儿用品连锁店经理周婷说。
“都说有三类人的钱最好赚,我们这个行业就占了女人和小孩两类”,丁丁婴儿世界营销总监曾峰权对行业前景十分看好,“现在目标消费群文化层次较高,健康意识较强,而且消费观念也较超前,对孕婴用品、童装等消费尤其舍得。这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婴幼儿用品市场。”
价格不扉让市民咋舌
婴儿产业之所以如此耀眼,除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还因为其利润丰厚。在一些大型商场里,孕婴儿童用品价格不扉。
“就这么大一张薄薄的两用被盖就要288元,现在小孩子的东西真贵得吓人。”正在某大型百货商场购物的年轻准妈妈杨莉比划着。一圈逛下来,各色品牌的婴儿服装、寝具用品价格不扉,一张婴儿睡床580元钱,一个儿童车用折叠椅1530元,一把婴儿指甲钳58元钱……挑来挑去,杨莉为孩子买了一套某品牌的内衣,“108块,大人的衣服还没这么贵呢。”她笑笑。
婴儿衬衣标价178元,奶粉则从10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而2005年长沙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仅为1792元。从2002年婴儿用品市场迅速发展至今,商场里的婴儿用品价格与同年在岗职工的平均收入相比,对多数人而言,承受起来相对吃力,不少人感叹收入“连奶粉钱都不够”。
“同一个品牌的服装在不同的商场,有的打9.5折,有的打8折外还有赠品,一件衣服相差三四十块钱。商家肯定是不会亏本经营的,打折的时候都有钱赚,何况更多的时候不打折。想想这中间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已做妈妈三年的颜莹莹说。高昂的价格在不少人心中打下了暴利的烙印。
“没想到做起来这么难”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