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在省妇幼保健院附近对妈妈们进行了访问调查,绝大多数人表示,买国外品牌主要是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如果国内有与这些大品牌实力相当的产品,也会考虑选择国内品牌。
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主要来自于国内近年来频发的毒奶粉、碘超标、金属颗粒等奶粉事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连续三年组织全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童装、化妆品、童车、玩具、米粉、奶粉、纸尿裤等重点妇幼婴儿产品开展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仅为77.3%。而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份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北京、天津、河北等9个省、直辖市74家企业生产的74种儿童服装产品的抽样合格率仅为62.2%。
中国婴儿产业在民族性、专业性、国际性等方面正经受巨大考验,如何做大做好中国婴儿产业企业是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国内外品牌各有优势,国外品牌历史悠久,品牌文化积淀浓厚,形成了技术先进、品质过关、质量过硬的印象。现在国内的一些品牌也同样具有国际一流生产线、最新研发技术和达到国际水准的质量把控体系,比如婴儿贴身内衣的甲醛含量、耐唾液值、PH值、色牢度等,都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湖南本地婴儿服装生产厂家“威威”公司品牌经理黄飞宇说,目前国内品牌正在崛起,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今年4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国际妇幼婴儿产业博览会上,美国迪斯尼经典维尼小熊和首次在大陆展示的英国彼得兔、韩国丽儿宝、韩国韩宁玩具、玛格罗兰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亮相;今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时尚育儿孕婴儿产品博览会上,日韩、欧洲、美洲、澳洲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品牌也积极进入。看来,国内品牌要在国外品牌的冲击下优质发展,推动大众化的价格波澜,摆在业者面前的,还有漫长的路。
数据:
1、在本报与红网联合开展的一个小型调查中(参与者共85人),有96.56%的受访者觉得目前儿童消费品(如服装、食品、用品等)的价格昂贵,3.45%认为适中,无一人认为“十分便宜”。
2、85.71%的人认为目前儿童消费品价格高昂,存在暴利,7.14%的人持相反态度,另有7.14%的人觉得说不清。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