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戴尔销售给消费者的电脑和软件大都不是它生产的,耐克销售给消费者的服装和鞋帽也都不是一些专业制造商生产的,但是我们在讨论营销问题时,在提到戴尔或耐克时,通常不会提及它们的供应商。我们继而来试想一下,假如戴尔和耐克扩大它们的品牌所覆盖的商品范围,使它们的品牌涵盖到许许多多的商品门类,并且这些产品同样都不是它们自己生产的,我们在讨论它们的营销问题时,同样会忽略它们的供应商。那么,我们进一步来设想,假如有零售企业像戴尔或耐克那样,自己并不生产产品,而是通过定向采购来获得产品,并销售自己的品牌产品,那么我们在讨论这类零售商的营销问题时,是不是同样可以忽略它的供应商呢?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将“新型连锁零售”作为预示未来的营销方式之一的理由。
事情要从我们所熟知的连锁零售业说起。连锁零售业的兴起,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带给消费者以喜悦的同时,却导致了传统商业的衰败;它自身的财富在快速地积累,却导致几乎所有上游领域供应商的利润在不断地降低;它是小企业阶段性的救星,却是大品牌的克星。它的继续发展,将进一步对上游企业造成更深重的伤害。
但是,连锁零售业决不会因为它们的发展可能伤及上游产业而停止其“罪恶行径”。相反,它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变本加厉地侵蚀几乎所有上游产业的利益,因为它们还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不仅在许多大中城市还有扩张空间,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更有着广阔的天地。这意味着它们的权力还将更大,而它们的权力的增大就是供应商权力的进一步缩小。
然而,在最易获得成功的地方,竞争也将日益激烈。连锁零售业在过去几年间所碰到的商机使得它们自身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也使得连锁零售业参与竞争的资金和对手越来越多,即连锁零售业自身将面临着一个如何选择自身的营销策略组合问题。随着这个问题的被提出,连锁零售业将可能发展出一种新型的形态。
零售业发展态势
在我们对连锁零售业大加“指责”的时候,我们应当看到连锁零售业本身的竞争也在发生变化,而变化的竞争将可能演绎出一种新型的连锁零售业业态。我们先来简单地回顾一下连锁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史。
1997年左右,量贩店开始出现在中国部分大城市的近郊。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业态,它一经出现,便以其新颖、独特的商业氛围,人性化的购物方式,异常丰富的商品和低廉的商品售价,着实火了一把:人们或驾车或乘车或骑车或徒步从市区蜂拥而至,近乎疯狂地采购。
但是,仅仅过了一两年时间,量贩店的风光便被相继建设在城市商业中心的超级市场和购物中心给夺去了。
然而,由于人们纷纷看好城市中心商圈,城市中心商圈变得越来越拥挤,于是到了2000年左右,“次量级”的超市和商场开始雨后春笋般地在城市的社区周围出现。
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即一些规模更小的超市和特色店、品牌专卖店开始出现在一些新兴的居民区,它们在这样和那样地分割着建在中心商业区的大卖场以及开设在社区周围的次量级超市和商场的顾客。
注意归纳将发现,上述每一次商业业态的变化都是在物理空间上向顾客的一次靠近,这与第三章所描述的每一次营销浪潮都是一次向顾客的靠近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逻辑预示着,未来将可能出现一种“居民生活品供应仓库”式的零售业态。
这种商业将把目光聚焦于一个个人口密集的居民区(),通过在居民区设立一个现代化的“仓库”而不是传统的“零售商店”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的供应。它的基本经营宗旨将是,以较低廉的价格向居民区的每一个家庭供应尽可能好又多的商品。围绕这个宗旨,这种商业形式将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用尽可能少的空间和设施陈列尽可能多的商品,从而降低房屋租金和设施费用。
(2)供应的商品包括居民日常生活涉及的一切物资。
(3)每一种商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