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年薪”在海外不乏先例,为将企业拎出低谷,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克莱斯勒的李?艾科卡都曾拿过“一元”。但梁稳根在作出决定前,并没有参考别人的例子,用一段危机演绎一个故事,是他的风格。
附文
他们都曾经领过“1元年薪”
1978年克莱斯勒亏损2.04亿美元,1979年初,亏损高达 11亿美元,积欠多种债务达 48亿美元。李?艾科卡上任后宣称:公司起死回生之前,自己的年薪为1美元。随后艾科卡大刀阔斧推行改革,终在几年内使公司绝处逢生:1980年公司扭亏为盈,1982年盈利 11.7亿美元,还清了13亿美元的短期债务,1983盈利9亿美元,提前7年偿还了15亿政府贷款保证金;1984年盈利24亿美元。从此“1元年薪”被写入商业教科书,成为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再创辉煌的代名词。
“1元年薪”另一个经典案例发生10年前的1998年,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重回苹果公司担任CEO,仅用了1年时间便带领苹果从亏损10亿美元扭转为盈利3.09亿美元,也祭出了“1元年薪”的战旗。
思科公司CEO约翰?钱伯斯在2001年—2004年间也曾拿了3年的1美元年薪。钱伯斯在思科销售额锐减18%、股价下跌90%、裁员8500人后,再次带领思科走出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阴影。当时有评论称,1美元,买不到一杯咖啡,但却买到了思科全球34000员工的斗志,平抚了数十万思科股东的忿恨之情。
2004年,为了挑战当时的网络霸主雅虎,Google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以及两位创始人、联合总裁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三位高管,从2004年第二季度要求将年薪降低到1美元,之后Google在三巨头的带领下超越了雅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