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郑州市动物园里现在有很多“园中园”,都要另外收费,这是否合适?另外,园内那么多的游乐项目,是否干扰动物生活?2月18日起,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25日中午,动物园内部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郑州市动物园中约有80%的项目都是内部经营,而挣钱多的项目基本上都被领导个人承包。
■大熊猫馆是个人项目?
“大熊猫实际上是个人赚钱的工具。”25日中午,郑州市动物园内部知情人告诉记者。
知情人告诉草根创业网,这只雌性大熊猫1989年生于四川省雷波县郊外,1992年因受外伤而获得救护,但也落下了残疾,失去了野外生存的技能,1995年10月25日被转移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2000年开始,它陆续产下6只幼崽,其中一只就是赠台大熊猫“圆圆”。
知情人告诉创业中国,因为大熊猫是世界濒危动物,禁止买卖,所以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同意以租展的名义许可大熊猫进入郑州市动物园。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项目是动物园副主任徐某的个人项目。据知情人说,徐某自己投资了前期的资金,并且雇人饲喂大熊猫,而大熊猫馆的收入也顺理成章地归了徐某个人。2008年,有人将此事向郑州市园林局反映,随后,大熊猫馆变成动物园和徐某合伙经营的项目,展馆收入一半归动物园,一半归徐某。
在郑州市动物园,chuangyezg.com隐去身份和一名工作人员攀谈,该工作人员也向www.chuangyezg.com证实,大熊猫馆是被承包经营的,但她却拒绝告诉记者承包者的姓名。
■赚钱项目全被领导承包?
“动物园中80%的项目都是动物园内部人员承包的,其中最赚钱的项目都是被领导承包的。”知情人告诉记者,在动物园中经营的所有人员都是有特殊关系的,一般人根本不会获准在动物园经营,“动物园每年对外公布亏损,实际上钱都进了个人腰包”。
“只要是大家喜欢看的动物,就会有人打主意承包赚钱。”她告诉记者,猴山是动物园的,猴子却是被人承包的,游客想进猴山看猴子、喂猴子就需要掏钱买票,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进数百人,每人10元钱,一年收入十分可观,承包费却不过10万元左右。
“靠关系和领导关照进入动物园经营的几乎都能赚大钱!”知情人告诉记者,“原先昆虫馆也是收费的,后来生意不好,承包人找到领导,领导就让承包人顺势在馆门口建起了一个弹跳蹦极和攀岩的游乐场,而昆虫馆则对游客开放,成了科普基地。”
“游乐场中疯狂老鼠、满天星、激流勇进、动感电影的老板都是动物园园林科的科长李某,为了多挣钱,李某还将这四个项目连锁经营——游客玩了其中的一个项目,就能凭票打折玩其他三个项目。”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