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4月20日碧桂园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25岁杨惠妍也被赋予了“中国最年轻女首富”的头衔。
以园当日每股7.27港元的收市价计算,持有碧桂园集团70%股权的杨惠妍当天身价为692.104亿港元,逼近700亿港元。同一时间,前首富张茵旗下的玖龙纸业市值为682.39亿港元,持股72%的张茵身价为491.32亿港元。
然而,与白手起家、完全靠个人打拼的企业家不同,杨惠妍这个迅速窜红的名字所承载的是整个家族的财富光环。其父杨国强表示,作为二女儿的杨惠妍只是代表家庭持股、代表家族签名。但25岁的年龄、海归的身份,都让外界对这位承继父荫却又至今隐于镁光灯后的女首富充满了好奇。
代父上榜
53岁的杨国强,同辈称其为“强哥”,晚辈则称其为“六叔”。这个农民出身的“Boss杨”,15年来一直就默默隐藏在碧桂园背后。据报道,17岁前的杨国强从未穿过鞋,年轻时曾放牛种田、做过泥水匠,从1992年进入房地产业后,短短十余年时间,杨国强完成了从泥水匠到亿万富翁的变身。
杨国强一共有三个女儿,但大女儿是他心头的痛。当他还是个月薪仅百元的施工员时,一次大女儿发高烧,由于无钱医治延误了病情,影响了女儿的智力发育。
与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一样,杨国强的家族意识十分浓厚。自己多年辛苦打拼下来的一份家产,自然要留给自己的家人。杨国强曾讲过,“反正百年以后也要交班,何不早一点交呢?”。也许是早就有意培养杨惠妍,杨国强把中国首富这顶“桂冠”戴在了二女儿头上。
其实,杨国强也曾经尝试过启用外姓人。
在广州碧桂园项目开始时,杨国强曾引进大批职业经理人。例如仅负责广州碧桂园市场策划的经理,他就一次性招聘了12人,八男四女,内部称之为杨老板的“十二门徒”。由于12名经理在职权上无大小之分,每次在同一个会议室对同一个问题讨论时,总在吵吵嚷嚷声中收场。
此时,杨国强则习惯于充当一个笑眯眯的仲裁者。但这种极易形成内耗的用人制度最终导致了“十二门徒”各奔东西——有人愤而出走,有人在几进几出碧桂园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告别。
也许正是看多了这些异己的争斗,杨国强更坚定了将碧桂园留给自家人的决心。
因此,在碧桂园上市之前,更确切的说,是在2001年秋天,就在杨惠妍远赴美国求学之时,杨国强将碧桂园集团70%的股权以及董事局成员的头衔,一并送给了自己的二女儿。
2007年4月2日,极少露面的杨国强在公司香港招股推介会上接受众多媒体的采访。当媒体问到,为什么如此之早就将价值数百亿的股权交给二女儿杨惠妍时,杨国强的回答是,“其实我到一百岁也是要给她们的,自己人信得过!”同时,他还把家族传承的计划写进了上市招股书中,“将股权转让给女儿杨惠妍,是希望训练她成为碧桂园的继承人。”
但为什么唯独对二女儿杨惠妍如此偏爱呢?杨国强解释说,自己有三个女儿,并不会只将股权转让给其中一个,杨惠妍只不过是代表家族持有股份。
然而,4月10日,碧桂园集团发布澄清公告称,杨国强及其女儿杨惠妍已向董事会确认,杨惠妍并非父亲的代言人,而是公司权益的最终拥有人,可全权决定如何管理个人资产。她所拥有的公司权益,并不涉及她须对杨氏家族任何成员或其他个别人士负责的信托或安排。
但知情人认为年轻的杨惠妍依旧只是财富暴涨的杨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形象地说,她只是一个被推向前台的“符号”。因为谁都清楚,杨国强才是碧桂园神话的真正缔造者,这位自认为“还很后生”的创始人在碧桂园中的位置及权势应该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
第二代传人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