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反省注定失败
《中国经营报》:有人说黄光裕如果不被抓,其出身草莽荣登首富的历程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的最佳代言,你怎么看黄的崛起与失败?
李德林: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从黄光裕的起家与后来的扩张、实现商业帝国的辉煌,整个过程看来,违规、违法的嫌疑贯穿始终,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黄光裕的个人修为,对商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都不能称得上是当代商人的代表,更不能说是楷模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依靠重重黑色或灰色的手段实现财富暴涨,商业成功后,黄光裕没有反省,反而是更加迷信、依赖这些手段,加上他个人性格、学识、修养的局限,失败是注定的。
如果说因为改革开放的特殊性,我们不应该过分追究像黄光裕这样商人的“商业原罪”,但黄光裕在成为家电连锁行业老大,构建起庞大的商业帝国后,还仍然以非法洗钱、贿赂官员、勾结黑势力,以及资本市场上的违规操作等手段来攫取利润,维系自己的商业发展与扩张,就是非常可怕的了。
内地很多富豪也都有所谓的“原罪”问题,但我们看到很多人在积极反省,自我调整,实现个人和商业的转型,走向更加道德、透明、规范的商业行为,这是进步的。
另外,我个人认为,黄光裕孤傲自大,俾倪一切的为人做事风格,也给他树立了更多的敌人,遭致更多的攻击和诋毁,这种性格在创业时是成功的要素,但也是其走向透明、规范商业的巨大障碍。
《中国经营报》:黄光裕自己说过“富豪榜就像一个倒霉榜”,现在看有点一语成谶。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富豪先后身陷囹圄,包括前“中国首富”牟其中,这些富豪被抓的根结在什么地方?
李德林:商业必然要和政府发生联系,但问题是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伟大的商业机构,应该有自己伟大的商业梦想,这个梦想的实现是建立在自己商业运营和企业自身发展上的,而不是建立在政府的具体政策和规划,特别是短期的规划上,更不是依赖政府关系才能实现的。
由于历史的特殊性,中国很多企业家是依靠政府关系崛起的,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政府关系的氛围,认为“金钱和关系能搞定一切商业麻烦”,进入这个误区,每走一步,风险就增大一点。/
现实社会中,官员,包括政府的权力都是受约束的,都是有限的,而商人信奉的则是“商业无域”,商业的欲望是无限的,当这个欲望超越了所依赖的权力,距离商业失败也就不远了。黄光裕只不过是以更极端的方式把这种失败演绎出来了。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