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按: 1年前,周天尹和同学投资了10万元,在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开了一间近200平方米的火锅店。刚开业时,武汉的各大媒体都对这两位学生老板进行了报道,他们成了武汉小有名气的人物。但火锅店开业半年后,由于经营不善被迫转让了。
今年年初,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望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季宝红向上海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递交议案称:由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率仅为2%~3%,且重压之下极易增长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建议政府审慎对待大学生自主创业。
那么,现在的年轻人是怎样看待国内的创业环境的?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网新闻中心对3423名青年进行了在线调查。调查显示,70.8%的青年一直都在考虑创业,59.3%的人确信目前中国的社会环境适合创业。
创业之初,什么最缺?
万事开头难,没钱难开头。对想创业或者准备马上创业的人来说,最让他们挠头的是如何找到启动资金。
1998年,26岁的张庆辞掉了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回到山东老家兴建了一座电频摩托车厂。此前,他用自己家3套总价值为100万元的房子作了担保,向银行贷款60万元建厂,还向朋友借钱购买设备。如今,小有成就的张庆告诉记者,创业就一个字——钱。“没钱真是万万不能!找钱非常辛苦,比如拿房子作抵押心理压力大,向朋友借钱更是看尽了别人的脸色。”张庆说。
调查显示,64.4%的人认为缺少启动资金阻碍了他们创业。此外,缺少社会资源或人脉(50.9%)、不知道做什么生意(36.7%)、个人能力或知识欠缺和缺乏自信(36.0%)、社保体系不完善(21.4%),也成为阻碍青年创业的主要因素。
2006年,共青团中央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推出了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为创业者提供贷款。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2008年将加快推出创业板,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市场,旨在为新兴公司提供集资途径。
但是“过来人”张庆认为,无论是小额贷款还是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创办者来说都是杯水车薪,这些措施要么覆盖面偏窄,要么门槛过高,申请相当困难。比如,银行不愿为初创企业、下岗职工贷款,小额贷款通常会优先批给经营状况良好的申请者。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BCF)的首席执行官杜绍基曾在美国从事进出口贸易20年,又在国内做了6年的创业培训,他认为,“钱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据他了解,国内年轻人创业大多是父母和亲戚给钱,也有一些其他的途径可以融资。他认为,年轻人创业的最大障碍是他们不熟悉行业,缺乏社会经验,在创业之前也没有做市场调研的意识。在“三无”情况下,即使他们有钱,也不敢动手去干,干了也大多是失败的。
杜绍基认为,“现在国内最急缺的是创业培训,需要让年轻人知道,自己在具备了哪些条件之后才可以去创业,而不是看到什么样的机会都不假思索的扑上去。我们更希望大家的创业计划从小的项目启动。不要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元。”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