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位长期研究蒙牛的香港分析师则对记者表示,抵押的股权超过15%,才能对蒙牛的话语权造成威胁。在该分析师看来,蒙牛抵押给摩根斯坦利股权的比例真实性值得怀疑。按照目前瑞银持有的12.23%的股份,如果蒙牛实际抵押的股权超过15%,那么蒙牛的控制权将在一夜间旁落,“而这个抵押股权也可以通过牛根生与管理层控制的蒙牛乳业的金牛、银牛中抽取,也不需要公告,从牛根生如此紧张来看,抵押的实际股权有可能不止4.5%。”
不过该分析师也分析,不排除当初在抵押协议中动用了杠杆,如果使用大比例的杠杆,在蒙牛此次在香港的股市遭遇大跌之时,牛根生的确难以在内忧外患之际拿出真金白银,补充抵押的保证金,从而导致该股权旁落。
不过,对于这一疑问,蒙牛方面并未能对记者给出明确的解释 来自摩根大通的预期显示,在未来的三年,蒙牛乳业的业绩将遭遇滑铁卢,预计2008年净利润较上年下降88%至1.216亿元,2009年和2010年料净亏损2.669亿元和2.226亿元。
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数据显示,乳业因三聚氰胺遭受的损失惨重。据一份来自内蒙古的数据显示,伊利、蒙牛下架产品价值已达64亿元,预计未来还将损失36亿元人民币,企业订单减少八成,日收奶量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
“蒙牛的资金的确很紧张,我们已经从预备费中各拿出5000万元分别对蒙牛和伊利进行救助,此外还准备免除两家企业未来四个月的增值税。”内蒙古政府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在产品下架及召回让蒙牛损失了近50亿元之外,在9月23日,蒙牛乳业在港交所复牌,当日即暴跌60.25%,蒙牛总裁牛根生等高管持股市值单日缩水就达49.4亿港元,而此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蒙牛乳业的股价同样未能企稳。
而此时,国际投行从之前的一致唱多到现在开始一致唱空。如美林预计,蒙牛2008年亏损1800万元,目标价由15港元降至9.09港元;摩根大通甚至按照净资产估值给出了3.8港元的目标价。10月31日,蒙牛乳业股价仍然延续了跌势,已经跌到7.5港元左右。而蒙牛乳业年内的最高价曾达到34港元。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看来,继续唱空蒙牛,也许正是投行们为了配合逢低收购蒙牛股票而演出的大戏。“在二级市场暴跌的股票虽然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但也给虎视眈眈的外资以绝好的机会。中国上空有两只秃鹫,一个是产业资本,一个是金融资本,现在都飞到内蒙古了。”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蒙牛乳业的股权结构中,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共占有股份21.98%,而牛根生自己持有公司股份4.5%,牛根生这边的一致行动人的股权应该超过26.48%。如果像牛根生所说的,外资意图控制蒙牛乳业,让牛根生们失去话语权,外资将需要拥有超过26%的股权。而这些股权当然可以通过向二级市场上购买,但潜在的卖家超过5%的并不多。如瑞银,目前持有的蒙牛乳业股份为12.23%,摩根大通持有5.77%,澳邦银行持有5.8%,花旗4.89%。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