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商》:现在太阳能的关键技术是硅晶板,进口成本很高,国内的一些企业也纷纷涉足到这个领域里来进行国产化,您是怎么看的?
冯雷:这很正常,如果一个环节被控制了主要的盈利模式,就会促进企业的研发掌握。
《新华商》:您在文章中提到太阳能利用成本高,是不是要通过规模化进行降低?
冯雷:有些成本是要通过规模化,有些需要技术。靠数量把固定成本摊薄到变动成本大幅度降低。规模摊薄了成本是有限的。当固定成本比较高时规模摊薄的潜力很大,当变动成本比重大时,规模并不减轻。这个产业变动成本是比较大的,规模就不起作用。好比说我净化一升的水需要多少钱,而不是说建一个工厂需要多少钱。所以规模经济发生作用和产品的成本结构是有关系的。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
《新华商》:最近北京补贴民众,居民只要1元钱就能购买到节能灯,而剩下的费用是由政府来进行补贴的,您认为,太阳能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政府是不是应该补贴?
冯雷:补贴是一个办法,但我是不太赞赏的。补贴只能针对用户,对产业没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补贴会造成不平等竞争,挤压其他产品市场。
《新华商》:您觉得政府出面引导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冯雷:政府主要做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的具体落实,配套的实施、土地资源等,对用户实施补贴,引导消费者积极消费。
《新华商》:现在从家庭来说,对于太阳能的认识只是从热水器的角度。您对尚德这样的企业技术前景怎么看?
冯雷:一说产业链的某些设备和某些技术上维持所有的,在一定时期是很难做到,传递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到一定时候它的技术会转移,企业不会有钱不赚,拍卖已有的资源赚取更大的利润,这时企业行为就显现出来,累积变为一种社会现象。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