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的功夫宝贝商位里,来自巴基斯坦的经销商穆沙拉夫。汉姆正仔细地挑选着柜台上的婴儿商品。
穆沙拉夫。汉姆来义乌做生意已5年多了,虽然中国春节期间义乌市场歇业,但穆沙拉夫。汉姆依然留守在义乌,等待节后市场的开业,目的就是能够保持生意的持续性。“我是做营销生意的,手里的订单一直没断过。义乌这里的商品比较便宜,而且整体质量也比较好。我很多的朋友也来这里采购,印度、阿联酋的都有。”穆沙拉夫。汉姆说,在开业当日他就下了订单。
春节刚过去,义乌小商品城的市场经营户们又忙开了,对于新一年的生意,他们也表现出了信心。来自市场管理部门的统计,2月5日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当天市场所有商家摊位全部开业,迎客高达16.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
义乌市日风玩具商行的黄本风早上7:30就来到自己的商位。“我们做玩具生意的,出口比较多,去年的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但是没想到一开业,就接到了不少订单。”黄本风接到的订单,有上门订购的,也有电话下单的。“有人说,今年会比去年还要困难,不过我觉得至少到目前还没怎么感觉到。”黄对今年的市场同样充满信心。
在商贸名城门前,停车场停满了车辆,有些经营户从早上8点开始就忙着接电话、接订单,还有一些到店里拿货的客户。经营地毯生意的范女士说到开市一天的收成,面露喜色:一上午订单成交额就达50万元,并收回了40万元的货款。
范女士是地毯企业的代理商,2008年她感到了金融危机的压力,但内销市场成了她新的避风港。“去年上半年外贸订单多,下半年就少了,但是9月份以后内销市场又好起来了。”范女士说,地毯是新兴行业,国内许多人住房条件改善了,房间里需要点缀,春节前还出现了发货跟不上导致断档的情况。她接到的订单,来自湖南、贵州、成都、重庆、合肥等地。“正好东方不亮西方亮。”范笑着说。
义乌小商品以内销起家,后来才转成外销为主。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义乌造成一定影响,但义乌市场还是逆势增长。来自义乌工商部门的统计显示,2008年,义乌市场商品总成交额达492.3亿元,与前年同比增长6.83%,其中中国小商品城商品成交额为381.81亿元,与前年同比增长9.6%。
业内人士分析,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逆势增长,有多方原因。一是年初义乌小商品出口依然红火。据杭州海关统计,1月份该关下属的金华海关共接受义乌小商品出口报关单18900多份,监管出口集装箱3.4万标准箱,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和5.6%。
二是义乌小商品在南美洲、欧洲市场的不断扩大,减少了对美市场的依赖。截至去年年底,义乌市场对欧盟出口增长22.3%,对拉美和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则分别达到29%和25.4%。欧洲市场成为义乌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到自营出口的31.79%,服装、袜子、工艺礼品、拉链及配件、纺织纱线及织物等是主要出口商品。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