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在无充分理由的前提下单方面提出未来6个月内禁止进口我国生产的玩具,中国政府部门发出“严正抗议”。
这是一种世界自由贸易框架下,不能常规理解的问题。它已经超出了自由贸易规则的范畴。因此,各种不平等遭遇纷至沓来。欧盟对原产中国钢铁制紧固件的反倾销税裁决中,123家应诉企业无一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我国商务部对这些贸易争端的反对态度愈加明显,首先对钢铁制紧固件案的不公裁决表示“强烈不满”,日前对印度事件发出“严正抗议”,并可能将印度上告至WTO争端解决机构(DSB)。
“中国必然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发生在身上的贸易摩擦与其他国家不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泰锋略显忧虑,他说,中国的贸易总量、经济总量如此之大,世界经济出现危机时中国受到的冲击又相对较小,其他国家会有一种“仇富”心态。“因为你比较坚强,所以就会让你承担更多。”
温总理给欧洲吃“定心丸”
温家宝总理日前结束欧洲之行,成功宣传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核心策略——扩大内需,以打消各国对中国外贸动向的猜疑和敌意,与各国联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此行得到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
从瑞士达沃斯到德国柏林,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到西班牙马德里,再到英国伦敦,虽处经济危机悲观气氛的笼罩之下,但温总理此次欧洲之行全面而生动地诠释出“中国信心”。欧洲媒体纷纷表示,中国总理所到之处受到欢迎,说明世界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科学认识,这不啻给“经济心虚”的西方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2月2日,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朗在伦敦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会时曾提出提议,中国将迅即组织采购团赴欧洲采购中国需要的设备、商品和技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中国这样做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有了信心,企业家可以大胆投资;有了信心,人们可以大胆消费;有了信心,世界就有了克服苦难的勇气和希望。
“在当前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最大的威胁是退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英中两国将致力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访问期间,英国首相布朗做出积极回应,称贸易保护是“走向毁灭的道路”。他还表示,英国是欧盟国家中最大的对华投资国,中国则是英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出口市场,使英国企业有许多重要的商机。
相关链接
贸易保护将加剧灾难
正如经济观察家、评论家石齐平昨日在凤凰卫视《时事开讲》节目中所言,贸易保护主义是对全球化所造成的一个逆反影响与冲击,是逆全球化,它是反全球化而行的。
历史证明,经济萧条时期,各国经济各自为战,贸易保护主义一旦占据上风,将成为加剧全球经济危机的祸根。
历史上的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暴跌曾引发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相关各国遭遇了漫长的经济大萧条。这一天则被称为“黑色星期二”。随后的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
原本是出口大国的美国,在自身拒绝其他国家进口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邻国贸易保护的靶心。其结果是引发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大战,加剧世界经济陷入萧条。1932年,全球贸易总额从1929年的360亿美元缩水为120亿美元。美国本国出口总额则从1929年的52亿美元左右缩减到12亿美元。
任何一个国际化的国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外贸涉及大量劳动力就业,一旦失业过多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对中国而言,外贸增长约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近3个百分点,失去这一驾马车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不景气势必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业内多位专家曾预测,2009年将是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年。贸易摩擦的方式将呈现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的特点,这对企业来说都是前所未遇的严峻挑战。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