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cow说, “企业应该先电子化,然后再电子商务化。电子商务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品牌电子化,然后人员电子化,最后是系统电子化”,这句话我很认同。目前很多的 公司涉足电子商务,仍旧是传统的一帮人在做,在把传统的理念继续复制到网络上,很难长大;急功近利,不愿意去养市场,期望速成,于是做了不到2年看不到盈 利赶紧撤走。
马云一直在强调说,阿里巴巴也好,淘宝也好,缩短了渠道商的暴利,从而把产品的整个价格降低下来。实际上也是在说,阿里的平台就是一个渠道,只不过是把传 统的渠道搬到了网上而已。B2B2C的模式也是一种渠道商的模式,B通过另一个B出货,和B通过一个线下经销商出货,本质上已经没有区别了,就是在自建渠 道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拓展销售渠道。
当然,当渠道为王的年代过去,电子商务最终的竞争力应该是在品牌、服务上,但是这个年代的到来,还很久远……
最后,得到几个信息,记录一下,谁愿意去分析的话,可以分析一下:
1)网上“淘宝”去摆地摊的哥们说,她媳妇(85后)不会使用淘宝,都是在拍拍上淘货的。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麻烦,其实他也不爱用…
2)某淘宝店的店主说,其实她并没有在拍拍上上什么货,倒是促成了几笔交易。原因在于,她QQ上的好友多,并且不少是淘宝店的顾客,他们寻着QQ面板的提示去的…. 3)某淘宝资深玩家给我展示了一把炒作的商家们是如何炒作出货数量的。之前我觉得在商品的排序上就某单一产品列出一个按照出货数量排序应该可以适当的缓解 信誉评价的问题,如此看来,这个想法还是不成熟……该资深玩家表示,现在在淘宝上买东西最头疼的就是,需要鉴别哪些是炒作出来的,这个大大的提高 了购物成本。
呃,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不是炒作出来的数量和信誉倒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关键是看卖家本次交易的产品是否合格,态度是否友好,售后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的话可 以投诉、退货等等。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淘宝太过于强调信用度的价值,同时又没有一个健全的机制来进行管理,所以导致整个信誉度体系十分混乱,造成了很多不 正当的竞争。
4)仍旧有很多人简单的认为做网商很轻松很风光,总是想自己也搞一个网店。但是,只有店主们才知道这些是如何的不容易,某卖家跟我说“她总觉得自己的店铺难看”,我问为什么,她说自己不会做,于是找人做的,还花了钱,但是效果很差….. 创业好文章,尽在草根创业网
我的理解是,网店就相当于三几个人在经营一个小型的网络公司。从货源、设计、营销、运营、配送、售后、客服、….这些都是很复杂和很需要精力的事情。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