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休闲装深受人们的青睐,服装的功能性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和重视。以衣服为主流的时尚已变得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切不单单是彩发、黑嘴唇、松糕似厚底鞋、鱼网装、透明装、露肚脐装、缩手装、乞丐服、PONK服,及内衣外穿、半袖衫穿在长袖衫外等等服饰现象所能函概得了的。紧接着,牛仔装这一西方服装新概念也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经过不断的熏陶和磨砺,人们慧眼独具,能清晰地辨认出GUESS、MARLBORO、WERSAGE、PORTS及ESPIRIT这一类顶尖世界名牌,人们在购买服装时也越来越出手不凡,可以花近万元买一件皮衣,也可用上千元消费一件西装,为的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穿出档次穿出品位。服装的概念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固定框架,也不再拘泥于弊体御寒甚至美观等几项简单的内容,它几乎变成了某种时尚的代言人及某种生活方式的表达和宣泄。
同一类衣服不同的穿法,也能折射出穿者的千姿百态。有人曾戏谑说,穿化纤西装而不打领带的是民工,打上领带就成了上门推销或在街头发传单的大学生。换成毛料的西装,打上难看领带的是国企领导或乡镇企业的小老板,换成三粒扣总穿白衬衫的是年轻的白领,只有外资企业的中层以上干部才恢复了西装的名誉。看上去能让人眼睛一亮的是那些洋文不错的代理人。
着装以言志,这是90年代末中国服装的另一种现象。1998年末,洪水曾肆虐中国南北局部地区。官兵们身着迷彩服日夜抗洪,深得民心,那以后各种迷彩或变异迷彩装又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行开来了。甚至连女孩子们也都穿上了各式各样的迷彩T恤。
在本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季,中国的女装也变得越来越透明,这种露还不是那种坦胸、露背、露肚脐的简单暴露,它们朦朦胧胧、遮遮掩掩,既含蓄又引人入胜。其中有小立领与前胸稍敞的些微透,吊带裙与披风配套的朦胧透,透明衣加内衫的立体透,还有针织衫与镂空工艺或镶拼蕾丝的局部透。至此,中国女人在着装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大胆。
当然,中国服装从来也没淡忘过要走向世界,已经开始在世界服饰舞台上崭露头角。与世界服装接轨,成了这一时期中国服装业贯穿始终的主题。“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在舶来服饰的猛烈冲击下,人们也越来越怀念传统的味道十足的中式服装???第一个扣子扣得紧紧的、严丝合缝的中山装,小立领的棉布或麻布衬衫,带团花或寿字图案的丝棉袄,大红色的中式坎肩……北方农村姑娘的那两个红彤彤的脸蛋也被设计师移植到了中外模特们的脸上。经过改良和各种设计理念演绎的中式服装依次亮相登场,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服装又开始了一番新的轮回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