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婚姻对于个人是百年大计。无论婚介机构还是交友网站,一定要以人为本、诚信至上,善待那些在婚恋路上痛苦求索的人们。只要能够负责任地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剩下的就看当事人的缘分了。 破解难题:重中之重是保护我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社会舆论对涉外婚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在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任远征委员提交提案:加强对涉外婚姻的审核,保障中国妇女人身权利。但是对境外人士的身份状况,特别是婚姻状况难以判断,这也是现行政策关闭涉外婚介大门的重要原因。
禁令虽在,仍有不少婚介在开展涉外交友业务。日本就有多家日中婚姻介绍所,专门跟中国中间商挂钩。想娶中国妇女的日本男人先付钱给日方婚姻介绍所登记,再由日方付钱让中方中间商去找中国妇女,然后组成相亲团来中国相亲。如果相亲成功,新郎得再付一笔答谢费给双方中间商。2006年3月,据日本媒体报道,嫁到日本后变成杀人犯的原籍哈尔滨的郑永善,就是通过日本“赴中相亲旅行团”与丈夫认识的。 在许多交友网站中,交友目光都是超国界的。比如亚洲交友中心网站,就囊括世界数十个国家的会员。在中国交友中心网站,也有美国、加拿大、日本交友专区。2005年7月,深圳打工妹通过网恋嫁给波兰总统候选人的新闻曾引起全国关注。这位打工妹就是在一个交友网站注册,认识了远在加拿大的波兰总统候选人蒂明斯基。 中国婚介行业委员会总干事王伟明认为,通过网络进行国际交友的方式无疑就是涉外婚介。由于婚介所的这种服务处于地下运作状态,实际上更容易产生不规范的涉外婚介行为,更容易产生出现问题。由于涉外婚介没有放开,将于6月份出台的《全国婚介行业服务标准体系》中并没有相关内容。 对此,深圳社科院教授杨立勋3月在深圳举行的婚介行业高层论坛上提出“有限放开,允许试点,立法先行,提高门槛,特许经营,强化监管”的24字策略,建议在一些城市有限放开涉外婚介市场,设立涉外婚介机构,待取得实践经验后再推开。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