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会员的真实性又有多大?在三元粮贸商场开店的孙华(化名)告诉了记者她的婚介经历。因为是外地人,她希望在三明找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能帮助自己经营的男士,在下洋一家婚介所里,工作人员给她介绍了一位刚从国外回来的男士,两人一接触,她发现对方所谓的“出国”是刚从新加坡务工回来。
芙蓉新村里一家中介悬挂着房产中介营业执照和经纪人证书,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婚介时,工作人员表示也可以开展这项服务,记者问现在有没有会员,工作人员说:“你要我就去找,条件包你满意。”
随着开展婚介业务门槛的降低,许多中介机构都开展婚介服务。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接到群众反映不少婚介以居委会、社区、街道主办的名义甚至个人名义进行营业,有关部门查处后,他们往往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婚介人士告诉记者,婚介所出于促使双方见面考虑,一般说来都会有点夸大会员的个人情况,“英俊潇洒、温柔大方”是常用语,有的婚介所甚至把住小套间,骑摩托车说成“有车有房”,他表示,“会员自己也要擦亮眼睛,接触中多留个心眼。” 来源:三明日报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