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郭永云,郭永云现在是杨云村村民们学习的榜样、羡慕的对象。
村民:“现在就是好得不得了,了不得就是现在数一数二了,就是这个意思。”
村民:“现在有钱了,房子搞得漂亮得不得了。”
村民:“家搞起来了,搞好了。”
这座楼房是郭永云的新家,其造价创下了杨云村有史以来最高,花了18万元,但是在搬进这里之前,郭永云住的却是这个低矮狭窄的小房子,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郭永云:“天热的时候太热了,没办法,晚上就睡在外头,弄个门板睡在外头,这个房子也住几年了。”
郭永云现在的年收入达20万元,贫困户彻底翻了身,而且因为他的带动,2009年整个马集镇将增收近千万元。短短两年时间,郭永云究竟发现了什么赚钱的法宝?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块荒地。
杨云村东边有一块70亩大的荒地,这块荒地,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敢种,因为周围树木多,土壤又贫瘠,曾经租过这块地的人都赔得血本无归。然而在2001年,郭永云租下了这块地来种水稻。一亩租金300元,协议一签就是15年,但是,不出村民的预料,郭永云种水稻也赔了本。当时因为房子坏了没钱修,郭永云一家人只能盖一间简易的小棚子住了下来。
郭永云:“他们会讲,郭永云你搞发了吧。我搞穷了,你不要笑我,你笑我没有意思的,我没有搞到钱。”
2004年春节,郭永云家竟然只用50块钱过了个年,郭永云的人生此时已经跌入了谷底。而就在这时,一个人的登门来访给郭永云的生活带来了转机,这个人就是隔壁村的袁德善。2004年6月,袁德善找到了郭永云,要转租8亩地。
袁德善:“水稻毛利润才四五百元一亩,他净拿我300元一亩,种水稻他落不到300一亩,他就愿意,他还请我们吃饭。”
这8亩水田,在郭永云手里是种负担,但袁德善一种简直成了聚宝盆。
袁德善:“水芹的亩产达到1万斤左右,当时市场价正常的要批到八九角钱一斤,一亩地高峰的时候能挣六七千元钱。”
袁德善种植的就是水芹。郭永云没有想到,自己以前只会想在地里种水稻,就没有像隔壁村一样种上水芹。隔壁的大圣村种植水芹有上百年的历史,自从2004年成立了水芹合作社,水芹市场逐渐打开,价格也年年看涨。本村的水田不够种,就有农户到外村来租地种水芹。
守着聚宝盆竟然过着穷日子,从2005开始,郭永云也跟着袁德善种起了水芹,他期待自己也能收获同样的财富。然而,他种水芹却遇上了件烦心事儿。
水芹的种植期在每年8月份到次年3月份,3月份当水芹收割完毕,要留出三分之一的田来培育种芹,其余的就空了出来。但是这空出来的田却是相当麻烦。
水芹种植户:“这全是农家肥,猪粪、牛粪、羊粪。”
记者:“水芹地里要用这个?”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