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里是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临江镇,这位叫张悦仁的77岁老人是村里人的骄傲。他是20世纪50年代的留苏博士,而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2002年,张悦仁退休回家,大家都以为他是叶落归根,可张悦仁却做出了一件让大家不可理解的举动。 村民:那么老了,就享受晚年了,不要那么奔波了。 村民:年纪这么大,叫他家里休息了嘛,还来这里干什么,这么老啊。 蔡向源:甚至有人骂他是疯狂的老人。 张悦仁在农村种起了地,开始村民以为他就是消遣一下,可张悦仁的地是越种越多,而且种的全是草。随后他又养起了猪,规模也越养越大。不仅乡亲们闹不明白,连家里人也因此大动肝火。 妻子:就是很累,很动脑子很动体力,就是说你干这个不如在家歇着,溜溜达达。 弟弟:大学教授回来,自己工资生活又可以,你又办了个机械厂,你又何必干这个呢? 张悦仁一下子变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人们不明白,张悦仁夫妻俩每个月的退休金近万元,家里还经营着一家机械厂,孩子也不用他操心,为什么在70岁的时候还到乡下种地养猪呢? 张悦仁从15万元积蓄起步,7年过去了,已经77岁的张悦仁创造出了400万元财富。难道张悦仁养猪就是为了赚钱吗?一位77岁的老人赚这么多钱要干什么呢? 张悦仁出生在广东省河源市的一个农民家庭,20世纪五十年代曾留学苏联,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原国家核工业部从事机械研究,后来又调到南华大学当教授。1998年,张悦仁退休回到阔别50年的老家河源。和同样研究机械的妻子一起开了一家机械厂,再加上退休金,张悦仁的日子过得很富足。可是2002年的一天,70岁的张悦仁突然向妻子提出要去乡下养猪,在妻子眼里,张悦仁一下子变得很陌生。 妻子:离家已经50年了,而且一直是搞工业的,最后也是工科毕业,你在农业方面能够搞什么名堂? 张悦仁的妻子实在看不懂,一个搞了一辈子工业的人,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要去养猪呢?张悦仁已经70岁了,还能干得动农活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为了这事儿,40多年的老夫老妻第一次争得面红耳赤。 张悦仁:你要想做很高深的研究,像搞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我不可能了,反过来我搞应用研究,把好东西拿过来,试验研究,行了,来推广,这是应用性的。 夫妻俩为是否养猪的事争论不休,妻子说张悦仁干不动农业,张悦仁说农村山清水秀,有益身心,妻子说农业挣不了钱,张悦仁说他是有知识的农民,肯定能挣大钱。最后妻子实在说不过张悦仁,只好让他去了,但同时约定,只能用张悦仁自己的私房钱。
(阅读次数:
)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