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神童的故事,我们没有.我门可以慢慢来~!
没有人知道喜欢按钮与搞网络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北京人大附小学生宋司宇的父亲宋铁军对儿子小时候的爱好记得很清楚:“孩子懂事后,对有按钮的东西特别有兴趣,像功能复杂的录像机遥控器,我们大人都弄不清每一个键是干什么的,他能。”但儿子喜欢按钮的爱好终于也给宋铁军带来了大麻烦:一天在商店里逛,宋司宇看到一台打字机,自然又对那些乱七八糟的按钮产生了兴趣,那是1992年,他才3岁,不会用省略句,很费劲地对老宋说:“爸爸给我买个打字机。”当时老宋在国家机关工作,每月工资才220元,只好连哄带骗地把儿子搪塞过去了。老宋当时盘算,自己两口子反正是无房户,孩子住在岳父母家,一星期才见上一回面,怎么着也能把这事给绕过去。不料宋司宇的记忆力好得惊人,每次见面都缠着老宋问打字机的下落。时间一长,老宋就有些吃不消了,于是决定死活也要买他一台。
老宋第二天揣上家里仅有的一张存折,上面的数字是500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已经是老宋家里全部的存款了。所以仅仅有决心是不成的。老宋骑着一辆自行车满北京城转悠,不为别的,就为了货比三家,挑最便宜的。宋铁军至今对这一幕记得很清楚:当年还没有国产打字机,一种是巴西的800多元,另一种是南斯拉夫的700多元。看着商场里让人心惊肉跳的价格标签,老宋手心里捏着那张存折直出汗,紧接着就无比愤怒地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个穷光蛋:“都工作8年了,自己还是个连打字机都买不起的穷光蛋,一想到儿子长大了还会要更多的东西,我这个当爹的怎么办?”
一台打字机激起的愤怒改变了父子俩的人生之路。即使事隔多年之后,老宋还极其沉痛地回忆说:“我儿子是个穷人的儿子,他爹买不起儿子想要的打字机。”但这话很快就过时了,因为老宋1992年起就从国家机关出来,成了一名记者。1992年的老宋极其勤奋,无论是写稿还是翻译都干得很卖力。第二年冬天,老宋给儿子买了台当时流行的286电脑。
“孩子慢慢长大,对电脑的兴趣越来越浓。从幼儿园一回来就打开电脑。儿子是4岁时和我一起学习五笔字型的。我有时打字拆不出一个字,儿子在旁边就会告诉我。1993年暑假,他中午不睡觉就翻我买的电脑书,看了一个暑假后说书里的DOS命令有错误,我一看,果然是。又隔了几个星期,突然觉得儿子对电脑懂得特别多,我很稀奇。这时候儿子已会按书里的程序在电脑里加东西,电脑被他弄得老出问题。我有时自己搞不懂的东西问他,他能告诉我,我发现儿子成了电脑应用高手了。
“1997年,我们家里换了台586,后来又换了奔腾Ⅱ,这时在计算机方面我已与他无法交流了。他8岁开始做程序,做数据库,单位的电脑出问题我就打电话问他,他肯定能解决。为了儿子,我不断为他买书,买软件,越来越专业,这方面的花销几乎是家里最大的。为了培养儿子,我现在每周四下午等他放学后接他到中科院软件所系统公司,跟几个工程师学习,儿子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我做父亲的就为他创造条件,进行创新投资。”
而老宋投资的结果,就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E童网”,12岁的小学生宋司宇是该网站的CIO,而老宋也以投资者的身份当上了CEO。
■4岁起迷上电脑,一位斯里兰卡移民的儿子成了加拿大最年轻的公司总裁
虽然在各自的国家里,宋司宇和凯斯·佩里斯都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但一旦进入到成人安排的对话世界里,两位12岁的网络神童还是显得有些腼腆。只有当两人互相就各自网站的技术问题发问时,宋司宇和凯斯·佩里斯才立刻活跃起来。而两位年轻CIO和CEO的父亲也趁着这个机会,探询网络神童的培养之道。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