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板与下属的关系这个角度看,中国互联网里有两类情况。
第一类,老板是绝对权威,永远光荣伟大正确,下面的人只能仰视,只能追随,只能惶恐。比如史玉柱、陈天桥、周鸿祎。
第二类,老板的道行确实高出左右手一截(否则也坐不稳这位置),但并不总是光荣伟大正确。下面的人可以叫板,甚至动点粗,说几句硬话。而我有自制力,并不强硬控制。比如马化腾、李彦宏。马化腾是个白面书生,李彦宏是个大帅哥,两个人都极少发脾气。公司职员(尤其女性)都喜欢称呼其小名,小马哥叫Pony,李帅哥叫Robin。
这一计的主角是李彦宏,那就讲他。先来两段江湖流传的野史,证明一下小李的风范。
某次产品会议,一个副总裁带队讨论。李彦宏中途进来,听了几句就要发言。副总裁毫不犹豫地打断了李彦宏:Robin,我说完了你再说好吗?Robin立刻不语,端坐听讲。在场的人里面,老人见惯不惊,新人都很惊讶:原来百度不能插话,老板也不例外。
2008年百度推出即时通信工具,叫“百度Hi”。李彦宏自己觉得另一个名字“百度小声”更好。但最后还是叫“百度Hi”。没办法,产品经理认为“百度Hi”更好,那就用“百度Hi”。谁让你是CEO不是产品经理呢,“我的地盘我做主”。
这就是李彦宏。能刻意营造宽松和包容的氛围,给人权力,有规则,懂分寸。Robin跟Pony都这样。
不过这二人也有差别。举个例子。小马哥四位创业伙伴一直在腾讯,不离不弃。个个位高权重,绯闻和谣言都很少。直到去年才有其中一个离开。李帅哥的麻烦要少点,只有一位创业伙伴,叫徐勇。不过徐勇在百度上市之前就走人了,真对不住,没有你的空间,或者,不好意思,实在罩不住您。后来,COO和CTO都相继离开,据说,是因为小李有偏执。
上面说的这两类以及五个人,只有风格之差别,没有境界之高下。这是实话,绝没有和稀泥。理由很简单,做强公司才是目的,用啥手段因人而异。有披着羊皮的狼,也就有披着狼皮的羊。有人因为爱你而打你,也有人因为恨你而捧你。
了解清楚一个人,真是不易。做好事可能出于恶念,做错事也许源自好心。如果就事论事,实在扯不清楚。对比是一个好方法。拿谁跟李彦宏比?周鸿祎很合适。在2005年之前,这两位是针锋相对的对手,天天面对面,算是门当户对。又都干搜索,一个被雅虎收购一个被Google注资。算是经历相似。比一比,容易水落石出。
简单说,以周鸿祎之彪悍,衬托李彦宏之隐忍。整个互联网,无出其右者。
说三段江湖传闻。
第一件,从前有个年轻人叫俞军,对搜索技术如痴如醉。2000年在网上恳切求职:
“本人热爱搜索成痴,只要是做搜索,不计较地域(无论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计较职位(无论高低贵贱一线二线,与搜索相关即可),不计较薪水(可维持个人当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线),不计较工作强度(反正已习惯了每日14小时工作制)。”
真是人才啊!当下就被一大佬慧眼相中,招至麾下。从一线技术一直做到产品副总裁。后公司上市,不枉一番雄心。但在此之前,俞军在另一家同样从事搜索的公司工作,但未能人尽其才,离职出走。
没错,这家成就俞军的公司就是百度,提拔俞军的就是李彦宏。而俞军之前离开的,就是周鸿祎的3721。
百度的朋友经常拿这个说事,以表示Robin能容人,善用人。而相反,周鸿祎则强势,直来直去,容易让下面人不爽。这是表面,在底层起作用的,是二人的心机与耐性。同样是开人,当年徐勇离开百度,纵然遗憾满怀,但悄无声息,江湖无绯闻。但当年田健离开老周,搞得血液喷张,满城风雨。性格之别,由此可见。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