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的是对人,现在接着说第二件,对事。
1999年,李彦宏跟周鸿祎同时做搜索,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目标一致。但到今天,3721却已形神俱散,踪迹全无。但百度成就霸业,李彦宏成IT首富。当年3721卖给雅虎估值1?2亿美元,而百度高峰期市值足有120亿。相差100倍。
二者对待搜索跟对待俞军几乎如出一辙。都是慧眼相中、以身相许,但小李用到了最后,挖尽了潜力。老周,没扛得住。
老周为何没扛得住?不是不想扛,而是没办法。直接的起因,是两者对待收购的态度差别。周鸿祎走的是彻底被收购的极端路线,李彦宏则是先试探、再打算的中庸路线。
2003年年末,3721作价1?2亿美元全卖给了雅虎,周鸿祎做雅虎中国总裁。老周壮志满怀,觉得自己可以骑着这头虎跟Google打仗了,这才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啊。至于百度?应该是小菜了吧。
2004年,百度接受Google注资,但只有不到3%的股份。Google贡献了弹药,却又控制不住百度。过了一年,百度上市,Google退出。同年,周鸿祎与杨致远的官僚体系不合,愤而离开雅虎。3721转至马云门下,后经几番折腾,形神俱灭。
这一局,周鸿祎输了。老周没能骑着老虎上天,反被老虎给抓伤了。而李彦宏戏耍一把Google之后,还真上了天。说实话,周鸿祎确实帮了李彦宏大忙。第一,3721和雅虎两败俱伤,拱手把市场让给了隔岸观火的百度。第二,要不是看见洋鬼子这么不好伺候,周鸿祎处境之难,说不定百度也卖给Google了。谁知道呢。
老周彪悍,敏捷,敢尝试,赴汤蹈火;小李隐忍,沉静,黄雀在后。
现在讲最后一件,谋略。
做互联网大多有原罪,没几个老板不挨骂的。做搜索也不例外。
周鸿祎彪悍。为推广软件占领用户,一上来就硬生生把3721插件装进用户电脑。道理很简单:这个对你有用,就直接帮你装了。霸王硬上弓,不用商量。你一旦用着爽,自会谢我。
李彦宏隐忍。百度并不一开始就直接面对用户,而是为三大门户提供搜索技术,获得收入并积累经验。待羽翼丰满之后,再推出baidu?com直接抢夺用户、反攻门户。对待Google也是一样,表面上接受注资,拖延时间,暗地里全力追赶,悄然崛起。
为赚取收入,百度也颇费周折。先任由小网站的流量借助百度的推荐一天天涨,你很高兴,还很感激。这时百度再出于“某种理由”断你的流量:买广告(竞价排名),就给流量;不买广告,就可能屏蔽你。当然,你会得到安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双赢”。
相比于直来直去的老周,小李喜欢绕好大一个弯。老周直接,小李间接;老周快速而简单,小李保持节奏;老周要立竿见影,小李沉得住气。不过结果都一样:有效!
等到挨骂了,被人民群众攻击了。老周还是强悍本色。好,一不做二不休,做了个安全卫士360,把全天下所有的恶意插件全部干掉。以正视听!
小李也挨骂,也被很多人不齿。但没事,咱不在乎。后来被伟大的央视曝光,人证物证俱在,小李才道歉。不过没两天小李也上了央视。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借央视向全国人民保证承担责任,一定改正。但,竞价排名本身没错,还要继续。
看见没有,行事之风格,周和李差别很大。
不过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周鸿祎和李彦宏也相互学习。凡是聪明人,都有“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习惯,而更何况是向对手学习。虚心学习之后,就是“君子豹变”。 360既剿灭了流氓软件,同时也风风光光进驻用户的电脑。这又成了老周的安身立命之本。当年的3721,不少是硬生生给咱用户强迫装上的,但今天的360,却是你甘心情愿、感恩戴德给装上的。
360后来不满足只做一款软件,而要做安全“体系”。2008年周鸿祎开始不谈打打杀杀,而是说“合作共赢”,尊Facebook为榜样。为把360也做成开放平台,老周还破天荒对“敌人”喊话:“欢迎包括瑞星在内的任何安全厂商来合作。”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