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搜房:抓住热点借势爬坡(www.soufun.com)
敢问这年头还有什么东西比“房子”更值得人们关注的?衣、食、住、行四件事,经过改革开放这些年,人们已经解决了衣和食的问题,接下来自然是住的问题了。于是中国的房地产真是闹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机会来了,搜房网应运而起。于是买了房的,正在买房的,准备买房的,就都跑到搜房网上看看最新的资讯,发表发表我们的看法,搜房网就火了。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房地产的火暴是基本条件,搜房的创始者莫天全的眼光和独到的经营思维就是必要条件了。现在只要想到买房或者租房,就会有其中80%的人想到上网,而其中又有50%到60%的人就会直奔搜房网。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占整个GDP的20%。希望搜房网以后能在这个20%里面拿到1%――这是莫天全在1999年创办搜房之时就勾画好的前景。
海归派的身份、两次失败的经历、房地产从业的经验、三年不拿一分钱工资的魄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否则莫天全也不能计划书都没有,拿一页纸就找IDG要到了风险投资。这大概也也是搜房今天一家独大的原因吧。
尽管国家对房地产进行了调控,也有专家预言未来几年房价会下降。这些都不会影响搜房网的扩张,因为有一样东西是没法调控的,那就是人们对于住房的关心和渴求。有用户,搜房就不怕。
建议:房产网可做。尽管有大头,但房地产太火暴了,用户群数量和关注度都很大,别人吃肉,你喝汤也是可以的。
6、博客网:自我空间资源互动(www.bokee.com)
博客也是这两年被炒的火热的一个东西。前几天看老徐的博客,点击都超过7000多万了,不仅令人吃惊。虽然我没搞明白徐静蕾记的那些琐碎小事有什么值得投如此热情关注的。
同博客一起火的还有方兴东,虽然目前他的状况有点尴尬。但毕竟是他开启了互联网一个新的时代,满足了广大网民展示自我的愿望,推动互联网由网民进入了网友的时代。让每一个网友都成为互联网信息的创造者和享用者。“互动”两个字被烧上了肯定的烙印。
于是大家都做博客,中国博客网和新浪博客等都做的不错。问题是据说他们都不挣钱,赢利模式成了博客也是web2.0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06年下半年的风向来看,风投们的信心似乎也受到了挫折。
但互联网是属于广大网友们的互联网。难怪乎前段时间网民被评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而且这一举动是如此深得民心。有网民们如此热心的支持,即使暂时不挣钱,一时半会也死不了。或许经过一些时日的探索,人们能找到一个赢利的商业模式出来。
现在很多创业者也都在做博客,但效果都不怎么理想。首先是赢利模式也都搞不清楚,其次毕竟是后发,用户群都被吸附在几个大的博客网站上,让他们转移到新的网站上去,迁移成本实在太大。转到新的博客网站上,首先意味着博客上的那么多文章等需要全部转移,其次是到一个新的环境又的花很大工夫来建立一个新的朋友圈,实在很麻烦。
中国已经统计出来有6000万博客用户,为何就是找不出钱道呢?博客要扮演的角色有点尴尬,做媒体,就要靠广告来挣钱,但现在中国互联网广告的市场总额也不太大,被几大门户一分也所剩无几了。博客网至今没能提出一个让广告主满意并且有效的广告模式来。如果转而做纯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式,博客网就将一身铜臭乱七八糟,弄不好就成了笑话了。
2006年8月,TCL集团、亚马逊、卓越等著名企业决定在博客网投放3000万商业推广费用。在此基础上,博客网正式启动博客金行系统,让个人博客有机会分享这些广告收益。据说个人博客最高提现800元。这是不是博客实现赢利的一个转机,我们需要等等看。
建议:博客绝对可以做,但先把钱道找好。引暴的方法就很简单了,只要找些个名人,管他臭名还是美名,来吵作一翻就行。优酷和新浪博客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这个办法屡试不爽。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