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金融界:专业专一锁定客户(www.jrj.com.cn)
现在有很多网站,选中一个领域,做专做强,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像金融界、慧聪、中华英才等都是这样,而且做的不赖,挣钱赢利也也有很多。金融界是一个典范。
专业财经路线在宁君入主之前金融界并没有太明确的定位,和别的财经网站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宁君进入后,将金融界定位为有影响力的财经信息提供商。将客户锁定为个人投资者,金融界的收入来源也因此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收费页面,再者是软件收费下载。圈内人士的观点来看,金融界不仅专,而且全,两者结合得比较好,因而信息更加丰富和全面,适合查询。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来做辅助投资决策,而且要分类和比较,便于查询。做信息服务提供商虽然需要一定的知识底蕴,但更需要的是勤奋,更多的是琐碎的工作。这些事情说起来比较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麻烦。所以市场上虽然股票网站众多,但做得好的却不多,大多都是因为分类不够细,而且深度不够。
在国内,现在最受财经人士和股民欢迎的两个财经网站分别是和讯网和金融界。两者分别是财经网站中“泛”和“专”的代表。如果进入和讯,大量财经信息扑面而来,似乎面面俱到。除了证券、产经、外汇这些专业财经信息以外,甚至连旅游、地产信息都有。“和讯现在更像是一个白领社区,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广告和短信”,宁君表示。但打开金融界的网站,首页上能看到的几乎全是股票,只要和股票相关的信息事无巨细基本上都能在上面找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信息细分、加工、再细分、再加工”。
当然这样有好也有坏。和讯看着杂,但这便于以后他们其他业务的伸展。而金融界虽然专,但长期下去也不见得是好事。当广大网民脑子里把金融界和股票划上等号的时候,金融界要再开发其他业务就比较难了。大家一定记得一句经典的广告词: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这句广告词让新飞在冰箱业务这一块赚了个满钵,但也让新飞吃尽了亏。因为一提新飞,在老百姓脑子里第一反映就是冰箱。当新飞推出其他家电业务的时候,老百姓反而问:“新飞不是做冰箱的么?没听说他们电视做的好啊。”于是新飞到今天其他家电业务依然做不起来。
建议:找一个你擅长的领域,做专做强,只要抓住了这一个领域里的用户,你就成功了。
8、草根创业网:剑走偏峰夺先机()
中国的草根创业者有多少有多大前景,这个网站就有多大前景。听起来似乎有点不着四六,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走偏也是互连网创业的一个办法。反偏不等于搞怪,不等于标新立异。偏的前提是要有钱途,风投们不会因为你的创意奇怪而投钱给你。不过视乎他们并不走风头之路,看来他们的未来还很遥远。努力加油吧!
建议:抓偏门冷门可以,但你一定要证明它将来会是正门热门。
9、3G门户网:耐心等待抢用户(www.3g.net.cn)
这是一个不可小视的网站,虽然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它。因为它开启的是另一扇财富的大门——无线互联,手机上网。
继2005年IDG投入500万美金之后,2006年3G门户又成功融资上亿元。虽然中国3G尚未形成气候,但3G门户却俨然一派门户气象了。
这个网站的用户增长速度曾让两个老总激动的睡不着觉。这个2004年才成立的手机wap网,在三个月里就积累了100万用户,到2006年初的时候,就达到了1000万。就是现在,它的手机广告收入也已颇为可观了。
只要是稍有点互联网常识的人现在都知道无线互联将是互联网里下一个金矿,如果说两年以前大家还不明白的话。区别只是当我们明白的时候,已经有人快把它捧到手里了。
笔者有幸和3G门户网的二当家张向东先生相识,他说他们融资并没有费什么周折,都是风投主动找上门来的。这似乎有点夸张,但以张向东的为人,相信他没撒谎。大当家邓裕强和二当家张向东在北大的时候一个宿舍,而且是酒友。后邓裕强创立了久邦数码,赢利还可以。2003年的时候邓裕强看到了无线互联里的商机,2004年初就创立了3G门户,结果把前面挣的钱烧的一干二净,有一段时间二人每天只愁一个字“钱”。
张向东也知道中国的3G没有那么快就成熟,但他更知道如果没有前期用户的积累,日后就不会有翻身之日。而用户的积累只有靠烧钱。不过风投们看到了3G门户的希望。
其实中国的3G才刚刚开始,而且这个市场前景非常广大。现在着手创业无线互联,并不算晚。只要有好的创意,再有一定资金,还是大有可为的。起码相比起传统互联网,它的竞争压力还是要小些。
建议:赶紧动手,抢抓用户。
10、豆瓣网:我猜你喜欢什么(www.douban.com)
这个网站也还没到要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不过笔者很看好它,起码风投的亲睐就是一个证明。
开始豆瓣只有书评、影评、乐评,推荐方式只有2种,一种是有每个用户通过自己喜欢的一些书找到同好的人,然后根据这些同好的列表获得推荐;另外一种是机器根据用户的数据库信息进行推荐。后来,随着用户的创意出现了自由组合的小组,同城板块、二手交换等。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尝试要做数据库黏度,也就是根据用户的数据库信息来分析用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然后将相关的东西推荐给你。将信息的推送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当你无意识或者是有一点意识的在网上执行某些操作的时候,它就分析出你的需求意识,喜好习惯。例如我今天搜了刘德华的忘情水,明天搜了甜蜜蜜,它就分析出我喜欢经典老哥,于是将一些经典老歌一古脑呈现给我,那我怎能不开心?
纯技术黏度已经无法保证一个网站的运营安全了,就连百度,现在也派生出百度空间,百度知道等子孙来提高社区黏度。阿里巴巴也大力推商人论坛和阿里帮帮,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社区黏度,增大用户转移成本,加强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目前数据库黏度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豆瓣的尝试或许将开启下一个网络使用习惯也未可知。但如果豆瓣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成功一定属于它。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