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字助理“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随着这则经典广告的销声匿迹,以恒基伟业商务通为代表的中国PDA产业,经历了急剧膨胀和迅速萎缩的沧桑变换。商务通的营销案例几乎可以写进任何一本MBA教科书中,但以电子记事为主要功能的低端个人数字助理市场,却提前经历了产业的成熟期和衰退期。但是,更大范围内的手持设备或者无线移动终端市场,却在悄悄启动。3G时代就要来了,带摄像头的彩屏手机开始流行、以IPAQ为代表的高端PDA随风潜入夜、Tablet PC在微软的鼓吹下渐有替代笔记本电脑的势头,更有Ebook在逐步解决标准和版权等问题后日渐成熟。
各式各样的个人数字助理设备在向我们走来。这是计算与通信结合的最典型应用,也是个人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字化体现。个人数字助理,不仅是高科技应用的趋势,更能与时尚结合。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市场的成功。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众多国际巨头的进入,国产厂商准备好了吗?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技术等等,一个小小的个人数字助理设备上,内置了如此多的无线通信新技术。英特尔、微软、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几乎所有的IT巨头都在盯着这块市场,国内厂商可不能落伍。恒基伟业在向高端PDA转型,增加上网、短信等功能。联想则不仅直接进入了手机领域,其无线通信事业部也在为未来早做准备。无数的小联想们在做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围绕一个无线时代的终端,所有人都感到了蛋糕的诱惑。
从1%到39%的市场占有率,国产手机只用了3年。通过农村包围城市和借鸡下蛋等策略,国产手机厂商2002年打了一个翻身仗。在未来广阔的个人数字助理市场上,国产厂商能复制手机的成功吗?小灵通旺盛的需求在政府管制下,仍然破土而出,它的果实就是小灵通。小灵通决不只是“little smart”,它有着卓越的突破能力,而利刃就是价格。“新兴市潮(emerging market)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对价格的高度敏感,再次验证了营销大师麦卡锡4P中“价格”(price)的锋利。单向收费无论是在中国电信时代还是在中国移动、联通时代,对于2亿移动用户来说,一直是个梦想。虽然有很多缺点,但面对每月少花钱的小灵通话费清单,还是有许多人毅然投诚。
作为“固话的延伸”,“小灵通”成为分拆后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食移动、联通移动电话市场的得力武器。对于电信、网通来说,小灵通刺激了疲软的固话业务增长,为小灵通而冒一些政策风险又算什么呢?然而,谁又甘心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被别人一点点蚕食?看着自己的手心手背,信息产业部态度摇摆。正在这种摇摆下,小灵通攻池掠城,更有兵临三大一线城市之意。到底怎样结城下之盟?似乎还未明朗,但在2003年,小灵通设备供应商UT斯达康欲和中兴通讯、青岛朗讯瓜分200亿元人民币市场的企图,已是清晰可见。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