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高门槛为抵挡风险
有许多想申请创业贷款的人,创业计划和创业思路并不完善。一些想做商品销售的申请人,问他怎样才能将货卖掉时,有的说,自己平时交的朋友多,可以找他们帮忙卖点货;有的说,自己有亲戚在某某局当领导,可以把他们单位的劳保订单拿来。
个人创业贷款是处于公司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之间,针对中小企业投资经营客户的贷款。这种不属于消费性的贷款,也让各银行很头痛。因为民营小企业若以正常的公司贷款模式走,基本是难以取得贷款;而以个人的名义来贷款,目前我国的个人贷款只能用于消费而不能用于经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银行是踩在政策的钢丝绳上。
银行方面认为,虽然创业贷款市场较大,但对贷款的发放仍应持谨慎态度。如果对贷款人没有充分的把握,是不会贷的,因为银行无法真正清楚贷款人的贷款用途。
为了办成一笔贷款业务,银行也下足了功夫。贷款前,银行除了要了解贷款人的资信情况外,还要对其为人、职业、贷款用途,抵物情况等进行详查。贷款后,银行还要定期了解贷款人的资金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可疑之处就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果贷款人出现逾期,就要打电话或面谈,甚至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讨。
尽管银行和申请人都尽了力,无奈开花的多,结果的少。银行方面表示,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征信系统没有建立健全,银行无法全面掌握申请者的信用情况。心里没底,就只能通过抬高门槛来控制风险。
(阅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