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扭转这种亏损的局面?当时很多鸡场都缩小了规模,甚至连正在产蛋的青年鸡也不养了。缩小规模无疑是一个降低风险的好办法,这时欧阳健决定先卖掉一批淘汰鸡。但在怎么卖淘汰鸡的问题上,一直以来夫妻俩的就有分歧。
王怡:“像四平长春那一带,人家拉鸡,四面八方都可以去,但在我们这一带,当地就差了,他们就不愿意来拉,他们就压你价,给你压得挺低挺低的,反正下蛋卖点蛋钱,鸡就别考虑利润。”
欧阳健:“我还考虑下一步进鸡的计划安排,有时我考虑可能远一些,她考虑可能是局部,我很便宜的价就想出手。”
以往欧阳健的很多淘汰鸡都是卖给本地收鸡户陈继刚,陈继刚不光在本地收,外地也有货源,收鸡的时候,陈继刚掌握了绝对的主动。
陈继刚:“那他着急卖,他就是这个养鸡户是循环的,鸡舍有的时候正好一批顶一批,你要不淘汰的话,它就鸡苗上不上,下面的鸡这边要下蛋了,这边必须得淘汰。”
这一批淘汰鸡的有一万八千多只。而在当时的行情下,陈继刚已经缩小了收鸡数量,他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鸡,为了挣来流动资金,欧阳健好不容易联系到了外地一个收鸡户。
王怡:“销售员回来说,泉阳有一个大户,打算咱们的鸡2元一斤他要,要是多了他就不要,后来他说2块钱卖出去,我说2块钱不能卖,必须2.5元一斤才能卖。”
在禽流感前,淘汰鸡一般能卖到4.5元一斤。因为王怡挡着,这一万多只鸡没卖成,这批鸡每天的饲料成本就得4000多元。而慢慢的,欧阳健又发现这批鸡养下去会亏得更严重。
欧阳健:“笼子底下都看到鸡蛋皮,笼子底下连蛋清带蛋黄,一堆一堆的,都淌在地上了。”
遍地都是蛋壳,欧阳健发现这批老母鸡已经有了食蛋癖。
欧阳健:“因为鸡有抱性,它要用他的嘴去勾这些蛋,一不小心,没用多大力气,因为蛋壳质量差他就勾破了,一看里面有蛋清和蛋黄,可能就尝了一口,一尝,味道不错,好极了,这样别的鸡也跟着品尝,时间长了,吃上几个蛋后就养成了一种食蛋癖。”
这些鸡平均三天才下一个蛋,而这个蛋现在也保不住了。马上冬天要来了,欧阳健更是愁眉不展,因为这里冬天气温经常是零下30多度,温室里长大的鸡如果卖毛鸡会在运输中冻死,以往欧阳健都是把毛鸡做成一些白条卖给老陈,而欧阳健此时已经不知道这个冬天能不能熬过去了。
2006年11月,最严寒的冬天来临了,欧阳健在逛菜市场时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回家马上和妻子商量投资8万元引进了一套白条鸡生产线。
员工 高淑松:“我们多的时候都10来个人在这忙,从早上忙到晚上有的时候都忙到六七点,七八点。”
王怡:“没寻思到能卖那么快,那么多,一天总的白条有500来只吧。”
白条鸡不但卖了出去,而且比毛鸡一只多挣2钱。这时白条鸡为什么有这么好的销路?这么多人买白条鸡干什么呢?原来在当地人们有一个风俗习惯。
居民1:“三九天吃老母鸡炖人参身体好。”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