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角角落落都活跃着一群浪迹天涯、不辞劳苦、精明勤快的温州人。最初的他们,非常不起眼。等他们占据了外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小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这才引起人们的关注:温州人怎么这么多?这么会赚钱?吴云前,也是四处闯荡的温州人之一。不过,有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大连人。因为大连那个赫赫有名的购物广场――百年城,就是他名下的财富之一。
吴云前为自己是温州人而自豪。他说,温州人从商的很多,这与地域文化有关。在温州,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才会被人尊敬。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会被大家瞧不起。
很显然,吴云前早已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尊敬。
如今,吴云前离开大连,把自己一个人派遣到北京。他将其定位为:第二次创业。
吴云前在北京的办公室位于长安街的高档写字楼。我们的采访,就在那个宽大的、洒满阳光的大房间里进行。他并不健谈,似乎有“选择性听觉”。会常常陷入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见你说的话。但是,一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又突然变得分外敏锐。也许,这正好与他的生意经相吻合:在他眼中,到处都是钱。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如何去赚钱。与己无关的事情,不予考虑。但是,又很善于从旁人漫不经心的事儿中挖掘出赚钱的契机。
2000元创业的故事
吴云前小时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他对正规教育不感兴趣,初中毕业后,就不愿意再上学,嚷着要做生意。那时候,家里有一个蛋糕店,做一些点心、月饼之类的甜品,一年也能赚一两万。父亲的打算是这样:读书是上上之策,万一不行,就回家帮忙经营蛋糕店。可是,吴云前的梦想,不是一个小店这么简单。他要创业,要到遥远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梦。
于是,他跟父亲借了2000块钱,跟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去了青海。那一年,他17岁。
在青海湖边一个小小的城市,他开了自己的裁缝店。那里没有百货公司、人烟稀少。他从兰州进布料,当了一个小裁缝。第一年,不赔不赚。他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创业,父亲回信说让他再坚持一年。第二年,赚了一万。于是,他不顾父亲的意见,把所有东西全部卖掉,还了父亲的2000块钱,随后来到大连。
我对他会做衣服诧异不已,问他从小是不是心灵手巧那种孩子。他否认。“我一点都不心灵手巧,比如说电器之类的东西,我从来不碰。如果别人能做,还是交给别人吧!那时候,不过是从一件最小的、别人最不屑做的事情做起。对我而言,那是个开始。”
做服装生意完成原始积累
1989年,如今矗立着百年城的地方,是一所小学。当时,19岁的吴云前说:我要把学校拆了,盖成全东北最好的商场。那时候,身边的朋友以为他在说胡话。从当时到2002年百年城正式开业,中间历经了13年。
延续在青海开裁缝店的经验,吴云前在大连开了一个小服装厂。他说,那个服装厂的性质跟现在的zara有点像。出货快,一个星期就能上柜台,什么好卖再做什么。逐渐的,服装厂越做越大,生意很好。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