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编辑整理。创业好文章,尽在草根创业网
王建强,河南商标注册第一人,创办“商标超市”,7年抢注商标70多个,其中“老鼠爱大米”标价3000万元,“我能”标价1000万元,“的确凉”标价100万元,“老谋子”80万元,“八大古都”20万元,此外,王注册的商标还有“百年德化”、“大河春天”、“森林半岛”、“八大古都”、“金水河”等。
2005年,王建强获得首届河南十大财经新闻人物,他注册的“我能”商标获得全国十大最具竞争力品牌,先后曾接受过湖南卫视、北京晚报、中国经理报、大河报、河南日报、东方今报、商界杂志、新华网、搜狐、百度等几十家媒体专访报道。
2007年11月份,王建强,以自己申请注册的“我能”商标入股,与河南大河村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共同开发“我能”绿啤和枣汁饮料,其中“我能”商标作价300万元。 11月6日,王建强又和郑州一家商贸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合作成立了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的“郑州八大古都实业有限公司”,而由王建强申请注册的“八大古都”商标和一项包装专利被作价500万元入股。
在此之前,王建强注册的“无所谓”、“真维龙”等商标,已有多个被相关企业相中并买走使用。接二连三的成功交易,使王建强和他的“商标超市”越来越引人注目。但许多问题,如应该如何确定商标的价值,“商标超市”通过抢注商标盈利的做法是否完全合法等等,仍引起人们的很大争议?
从商标设计中,他嗅到了商机
王建强毕业于郑州某高校。从大学开始,便对设计商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毕业后,王建强借用一个朋友的营业执照,在上海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商标——“穆桂英”。当时,他的朋友觉得他十分可笑,花几千元去注册商标,既毫无意义,也没实际作用,完全是在扔钱!然而,“穆桂英”商标注册成功没多久,江苏省一家纺织品企业就找上门来,以每年5万元的价钱买走了这个商标的使用权。原来该公司也看到了“穆桂英”商标的潜在商机,但当他们向国家商标总局申报时,却发现已被王建强捷足先登。该公司只好花钱购买这个商标的使用权。
花2000多元注册一个商标,转眼间就卖了5万元,这生意能做。第一笔生意的成功,使王建强大受鼓舞。
经过市场调查,王建强了解到:河南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商标注册意识,自己的产品往往被别人注册了,才想起去和注册人交涉或打官司,最后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他由此判断,商标在中原这块土地上还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经过一番谋划,王建强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专门设计商标,然后实施注册和转卖。
随着手中注册商标的增多 他干脆办起了商标超市
但是,当王建强去工商局登记注册时,却被驳回。工商局的人告诉他:目前,我国带交易中心字样的机构,必须由国务院批准,个人不允许创办交易中心。
商标交易中心不能创办,个人注册商标又不允许,王建强一时陷入了苦闷之中。想来想去,他最后仍然只能利用朋友公司的合法身份,注册了"真维龙"、"的确凉"、"东方红"和"仰韶魂"等十几种品牌商标。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