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那些喜爱“盘子”的顾客已经开始替这家小公司的未来担心。位于中关村软件园内的IBM研究院有一大批“盘子”的Fans,他们善意地对李佳西说:“看看我们IBM的服务,永远把内部管理放在首位,你们有时还送错餐,能不能学一学我们?”
李佳西也是这么想的。“一个好点子不可能保证公司稳定发展。”李佳西正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创业团队,努力提升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他们大都是 20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充满了激情和创业理想“每周五我们都会在一起,提出新的想法并进行总结。”“盘子”运营部负责人关鹏说。每次讨论会都开到很晚,涉及的话题从公司文化、管理流程一直到餐盒的颜色、给老客户赠送什么奖品等。
这些努力的最大好处是促进了这家小公司向专业化的餐饮管理公司发展。“盘子”一开始就没采用成本低廉的“前店后厨”的模式,“那会使我们摆脱不了小作坊式的生产。”李佳西说。“盘子”分离了厨房,成立了专门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营管理、配送部门。此举也引来了很多投资者和竞争对手,有人在它的MSN上留言希望洽谈合作,有人则说:“我们也用MSN机器人了,我们还有电子邮件定餐,你们快完蛋了!”
实际上,在上地园区,每个月都会有几家“盘子”翻版出现,但很快又会消失。“他们认为复制了MSN定餐就可以成功,其实那只是冰山一角。”李佳西说。 比如,盘子的MSN机器
人经过1年的“自我学习”,已经开始像一个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样工作,它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对每位客户的地址、喜好、积分都进行了关联和分析。此外,“盘子”厨房的用料都是成本较高的独立小包装,或者直接从超市进货,一般快餐行业所使用的油、盐、味精等配料因为成本原因,都是采购散装式的“大桶”。尽管“盘子”没有专门宣传过这一点,但李佳西坚信,最终吸引客户的还是餐食的质量,而不是那个很会“夸夸其谈”的MSN机器人。
“盘子”的CRM
只有新颖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的想像空间。
盘子公司的Logo是一位打高尔夫球的女孩,背景是一个大大的餐盘。设计者是希望用这个Logo来表示“白领生活,享受午餐时光”的理念。这倒更像是迎合某种“懒人文化”的品味,让一个贴心伺候主人的MSN机器人从此和顾客形影不离,既能使唤它送来午餐,还能解闷聊天。这种新颖方式对很多IT 企业的员工来说,颇具吸引力。
在MSN背后,“盘子”的客户管理、配送管理、运营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和1年前相比,“盘子”的IT系统和管理水平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最大的表现就是IT系统与管理流程几乎完全融合。“‘盘子’的业务虽然简单,但从MSN机器人下订单,直到快餐送到顾客手里,所有的信息都由IT系统来调度和分析。”李佳西说。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