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我曾说要在恒生指数18000点和22000万之间作“两头想”。在18000点这一低位入市,可以说是安全的。如果不幸跌市,也会有很多人陪你。当恒生指数上升至22000点,你便要小心,应作减持。
不要以为股票投资是“净买净卖”,还有很多衍生工具可以“左搭右搭”。有时候,股市下跌还能赚钱。外汇、期油等我都有投资,但我对投资权证很有保留,因为中介机构的中间利润太大。
劝内地“盲侠”小心风险
《21世纪》:你很看好内地经济的发展,但近期A股表现很不理性,你有什么看法?
李兆基:内地股市很难预测,因为游资实在太多,过去内地的股市发展太慢,现在市场畅旺,人人都觉得新鲜,于是就涌入市场,现时很多股民有如“盲侠”,对股票市场缺乏知识,多贵都买,加上内地每日新增的投资户口多达十万个,不少股民更用尽毕生积蓄入市买股票,我担心这种疯狂情况,最终会影响经济,我希望投资者要多留意市场风险。
世上没有睡醒便赚钱的事,中央实施宏观调控,令股市降温,慢慢上升,肯定是好事。
《21世纪》:你今后会否专注股票投资,将集团的房地产业务交给次子李家诚处理?你会在何时退休?
李兆基:我没有这个想法。集团现时有很多不同的业务,工作做之不尽。我们父子齐心、同事协作,一起为集团发展努力。至于谁做多一点、谁做少一点,要看各人的性格。家诚在香港的时间较多,可以多处理一点香港的业务。
目前我可以说是已经退休了,因为我现时每天很迟才起床,起床后耍耍太极或者打打高尔夫球,到下午较后时间才返回公司。
向香港市民让利200亿
《21世纪》:你在商界及香港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很好,其中之一为人乐道的是向中华煤气让利事件,你可以谈谈吗?
李兆基:这事让我颇感安慰,因为对社会有好处。在三四年前,我的私人公司与澳洲签订了一份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气合约,当时定价是每桶油当量25美元。后来国际油价上升,天然气价格跟着油价走,升至60美元一桶。如果我按今天的价格将天气然卖给中华煤气,会令中煤成本上升,煤气价格也会大幅上升,所以我决定以成本价将合约转让予中华煤气。
根据财务顾问计算所得,在这个安排下,中华煤气的用户每年可以节省8亿港元,25年下来,便可以省下200亿港元。我们坚持过去9年煤气费没有上涨,去年更减价10%,原因便是可以用上便宜的天然气。
《21世纪》:你为何要这样做?
李兆基:便宜来、便宜去,用户得益,何乐而不为?我觉得这样做“对得起大家”。
《21世纪》:你是白手兴家的好例子,1948年只身由家乡顺德来到香港。假如你一直留在故乡,你估计会否有今天的成就和财富?
李兆基:如果我一直留在顺德,我至今也只是个乡下人。所谓人杰地灵,一个人的发展要有机会配合和“地运”。香港是一个营商的好地方,一块福地。
《21世纪》:过去10年,香港的营商环境有何转变?
李兆基:3年前我说香港的房地产业竞争太大,传统地产发展商要开拓新的业务。现在看来从事财经业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1世纪》:股市方面在过去10年又有何转变?
李兆基:目前,香港的国际性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数目是10年前的10倍左右。10年前香港股市成交额不大,可以炒的股票不多。可以说,近两三年香港才有股票可炒。
今天,我们可以在香港进行世界性的股票投资。你可以投资美国、日本或其它国家的股票。只要打一个电话,第二天资金便会去到外国的股票市场。过去香港的股票投资没有那么便捷。
《21世纪》:回归十年,你已将投资重点由房地产转移至金融,为何会出现这种改变?
李兆基:香港土地少,人口不算多,出生率下降,我看一般住宅房价不会上升太多,上升幅度会跟随一般物价指数。我认为每年上升约10%是合理的。但大家需要知道,香港是金融中心,将来会有很多人到香港工作、赚钱,他们收入将会有很大的上涨,一个人可以有数千万元的年收入。将来由于有钱的人很多,豪宅将供不应求。他们追求享受,看中心目中的房子,怎么昂贵也会购买。可以说,豪宅的升幅将无可限量。
但发展豪宅项目并不容易,首要是有土地,但在香港,合适发展豪宅的土地不多。
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普通认为有财、有势的人要拥有自己的房子;但在最近两三年,房子的地位已被股票和金融投资取代。香港楼市平稳发展已有一段时间,未来的发展不会有金融股票那么快。
香港股市近期每日平均成交额是400亿港元,楼市每日成交额只有4000万港元,两者相差1000倍。很明显,从400亿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比从4000万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来得容易。如果你能从400亿中赚取0.1%的收入,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21世纪》:你是否认为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将停滞不前?恒基的业务会否有相应的改变?
李兆基:我看香港房地产还有数十年可为。不过,受到地域和人口的局限,房地产交易的金额不会很大。目前,香港有多家大地产发展商,它们资金充裕,但要在香港买地发展新项目并不容易。因此,将来发展商如要进行大规模的发展,只能到外地去。在香港,只能循序渐进地发展房产项目。
内地地方大,县市多,可以投资房地产的超过数十多个城市。恒基目前在内地有数十个房地产项目。在内地,土地可说是买之不尽,你可以投资发展很多个项目。但在香港,你想投资多一点也不能。就算你能加大投资规模,需求也没有那么大。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