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前不久在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欧元区15国的经济增长正在快速失去动力,整个地区的增长前景都“面临崩溃”。
“崩溃”说的依据是,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私人部门的活动在7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出现收缩。该指数被视作衡量未来增长趋势的指标。而令欧洲的经济学家们对未来经济增长回升“希望破灭”的消息是,德国、法国、意大利7月的商业信心指数均大幅下降,其中德国商业领导人对未来6个月经济前景的悲观态度达到近6年来的最高。
甚至有专家认为,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漫长的“冬天”。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8月5日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们希望美国经济好,但要准备它(变)坏。”
世界经济尚未“见底”?
德国IFO研究所和国际商会?ICC今年4月完成的世界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经济持续下滑,尚未出现见底信号。
这项全球范围的世界经济学家调查,收集了来自92个国家?包括中国www.chuangyezg.com的1002位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未来经济走势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意见。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4月的世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81.4,继1月份大幅下降后继续回落,不仅明显低于1992年—2007年的长期平均值96.8,更创出了6年来的新低。
对世界经济正在进行的“大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历史发展中看,这次调整不单是针对过去5年的全球经济强劲增长,更可能是针对过去20多年来全球经济较快增长的某种“缓冲”,从一个较长时段看,经济的周期性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未来两三年,都将是全球增长的调整期”。
张晓晶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局势的调整与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有关,这样一种态势,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高价格会抑制总需求,这必然会抑制下一步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长势头需要有一次调整,才能适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 世界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尽管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的整体评估还处于满意水平之上,但对未来半年的预期却继续下滑。事实上,肇始于2007年夏季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造成全球商业信心大幅下降,致使世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自2007年秋季起持续降温,2008年1月初出现明显下滑。4月的持续下滑,似有进入周期性下降通道的势头。
谨慎对待“冬天”说
对世界经济的预期,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经济室副主任王孜宏认为,未来几年全球经济的增速会减慢,而近一两年在波动中出现局部或者大范围的经济增速下降、甚至衰退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但王孜宏也表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美国方面,判断美国经济会不会衰退,取决于二、三季度,如果这两个季度挺过去了,那么由现有因素导致的衰退可以避免。”王孜宏对本报记者说:“欧洲方面,银行业的预损,只是一方面的指标,虽然很重要,但不能根据此一项指标来判断今后数年经济是否下滑。因为其中有一些问题没有弄清楚。”
“从整个战后来看,衰退、增长,大的经济周期在市场范围内没有很大的变化,所谓的衰退期对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它是一种调整期。”王孜宏说。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