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地铁要人的量太大了,进去很容易。”杨阳说,“只要专业对口,成绩及格,资料齐全的,把表交给招聘方,即使不说什么话,也一样签约。就这么简单。”
杨阳已经是后知后觉了。事实上,还在他一门心思准备考研的2008年10月份,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就到北京交大举办过专场招聘会,一次签下39名毕业生,覆盖电气、运输、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等多个专业。
地铁还不是典型的铁路。正宗的铁路,用人需求更大,更急迫。
自动化专业的李盼2008年6月份读大三时,就和北京铁路局动车组签了约。那一次,铁道部牵头组织全国多个铁路局来学校招人。当时和李盼同一批提前1年签约的同学就有30多个,都是去动车的维修站。
这次批量签约,仍然不能满足各铁路局的需求。于是到了2008年11月份4万亿计划出台后,各地铁路局又到学校来,从大四学生中扩招了一批人。王志忠就是在这时签约去的武汉铁路局客运专线的动车组。
“由于提前在大三签约,在上大四时,就增设了一些由各个铁路局制定的专业课程,这样我们毕业时就更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李盼说。
“眼下全国轨道交通的人才需求很大。”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的张副秘书长说,北京铁路局已经提出3年需要5000人,上海铁路局2年内也需要3000人。
“去年10月时,我们2100名毕业生的签约率就已经达到44%,主要是铁路方面需求大。”石家庄铁道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丁建国说,像北京铁路局一次就招了145人。
据了解,上海铁路局今年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次就招收了400多名轨道交通类的毕业生,但人数还是不够。 马上要毕业了,王志忠的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每天上午在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公寓B座睡到十来点,懒洋洋地起床后上上QQ,下午睡午觉到三四点,然后打打球,出外面走走。
“工作老早搞定了,所以没啥事,等着上班。”5月10日下午,王志忠躺在上铺睡眼惺忪地说。作为北京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讯专业7班的本科应届生,没有像全国的600多万同学那样,为找工作、联系单位而四出奔波。
王志忠所在的班今年有30人毕业,签约率达100%。其中有11位同学已经被铁路部门“预订”了,另有七八位被中国电信和中移动要走了。
这当中,有位同学早在读大三的时候就被地方铁路部门给“要”了。王志忠稍微晚点,也在去年11月份和武汉铁路局签了约。
“大三就签约的,在自动化专业的同学里更多,都是去的铁路局。”王志忠说,比如和王志忠同一学院的自动化专业的李盼,早在去年6月就和北京铁路局的动车组签了约。自动化专业的杨涛也去了广州铁路局的动车组。“总之我们基本上没有为找工作的事出过校门。”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创历史新高,而总体签约率低迷的2009年,王志忠和他的同学们高达100%的签约率,得益于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力投资。“我们都说今年‘铁公鸡(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专业)’最吃香。”王志忠笑说。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