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半年多轰轰烈烈的反弹行情之后,A股在7月底遭遇了大幅震荡,动辄100多点的跌幅让投资者忧心纠结,也让投资者对后期市场变化的预期变得模糊。虽然对当前股市调整的原因有各种解释,但货币政策的紧缩预期仍然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市场多空双方的相持博弈已经反映出,当前股市的投资环境与前半年有了明显的改变。虽然管理层一再重申货币政策仅限于微调,但还是对股市造成不小的冲击。那么,股市是否可能在本轮震荡中掉头,或者这种震荡只是牛市途中的一个趔趄?其中关键之一是作为市场主力的机构如何判断和应对。前期披露的基金中报为此提供了观察基金策略的窗口。从中我们看到,这种政策气候的轻微变化和市场调整仍在多数基金的预期之中,震荡市不改变资产配置的战略方向;但在投资策略的战术层面上,下半年将会有更多的结构性分化。这意味着我们选择基金的标准也可能需要相应予以修正。
基金整体依旧看好后市
与季报中的基金乐观的心态不同,中报中多数基金经理都流露出对估值过高、经济实质性复苏进度、货币政策微调的担忧。股市的调整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问题。在中报中,大多数基金管理人在对市场中长期趋势的判断上体现出较为一致的判断,对中长期经济的实质性复苏抱有较大的投资信心,而对下半年经济复苏的速度、市场风险的估算、行业表现强弱上则存在较大分歧。
基金中报对市场中长期趋势的判断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在基本面的判断上,多数基金认为A股市场的系统风险已经大大降低(大成、广发等),国内经济在投资、政策刺激下处于危机后复苏阶段,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得到阶段性的抑制,随着投资拉动、政策支持,A股有望率先走出危机泥潭(华夏、兴业等);在股市趋势判断上,多数基金认为目前市场底部可以基本确认(大成、嘉实等),市场中长期会震荡反复上行(南方、易方达、大成等);在短期政策面上,高估值下的市场泡沫难以持续,短期政策会出现微调,微调不改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华夏、易方达等)。
基金对后市的分歧具体体现在:实体经济复苏的速度,比较乐观的基金认为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是根本的,国内经济超预期复苏的可能大(博时、易方达、鹏华等);比较悲观的看法,虽然国内经济受投资拉动出现复苏迹象,但是实体经济要消化投资,复苏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嘉实、兴业、广发)。对风险的来源及程度的估算不同,积极乐观的基金认为看轻短线调整风险,如华夏、华商等基金,而谨慎的如兴业、嘉实等基金对估值风险、政策调整风险有一定的担忧。相应在行业配置上,多数基金继续看好金融、资源等投资品的投资价值,而一些基金开始转向防御性行业,前者如易方达等,后者典型的如嘉实。
这种分歧点造成了基金操作上的差异,包括在近期调整中业绩上的差异。但是整体而言,基金对中长期市场依旧保持较为乐观的心态,而近期的震荡也是市场正常的修复调整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