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高校扩招、社会饱和、就业需求严重不平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大学生自身能力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自主创业、寻找创业机会,获得理想的工作,同时减轻社会和政府的压力,是大学生和政府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作者以大学生的亲身创业经历,结合其他大学生创业案例,对在宁大学生创业创新思路及其发展前景从大学生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旨在说明在当前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如何进行思想创新,开发现有资源,合理利用社会和政府的支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新的创业方式,解决就业问题,进而体现自身价值,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社会创新,大学生创业,创业思路,创新方向。 “大学生创业”——本身作为一个社会创新的方向,在竞争激烈、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今天具有深刻的探讨价值和实际意义。笔者于2006年3月在南京财经大学进行大学生创业意识问卷调查,由问卷调查结果及随后市场调查情况,根据亲身创业经历,结合几宗大学生创业案例对在宁大学生创业创新状况及其发展前景发表一些意见和看法。下文将从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对大学生创业的思路做出评点和分析。 一、简单易行起步早——大学城内小生意 【创新方向】从小项目入手积累资金和社会关系。 【案例】仙林大学城大成名店大学生店铺。 【案例描述】 1.案例一:南京财经大学大三学生张翱——“久久丫”鸭颈王专卖店
南京财经大学保险专业三年级学生张翱,大成名店2016商铺“久久丫”鸭颈王专卖店老板。
据了解,张翱之前一直就有做生意的想法。2005年9月25日,他到湖南路逛街时看到“久久丫”的生意很好,而且它贴出的广告是免费加盟,于是就动了心。回来和好朋友一商量,大成名店也正在招商,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不错,于是就决定行动。从找到店面到店铺开业,前后他们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房租加上冰柜、微波炉、商标保证金以及简单装潢,他们一共用了2.4万元。
“生意不错,每天都能卖个五六百块钱。”张翱的合伙人、同学王磊说。他们预计三四个月后就能收回成本。
2.案例二:南京财经大学大四学生张晓斌——斯派尔冰淇淋美食连锁店
大成名店B030斯派尔冰淇淋美食连锁店老板张晓斌是南财大财政与税务专业的大四学生,他风趣地说:“现在工作不好找,与其找个不满意的工作,还不如给自己打工。”张晓斌的搭档是同学张冬冬。在开店前,他们对大成名店周围的客流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并对开店的成本进行过精密的预算。同时,他们经历了预料不到的艰辛。“开店前,我们自己去买原料、买设备。为了节约成本,脚上都跑出了血泡。有时忙了一整天都顾不上吃顿饭。”张晓斌说。
谈及开店感受,张晓斌很乐观:“有人觉得,我们上了4年大学出来就开个小店,太不值得。其实,利用我们所学,比如我们对税务、财务知识很熟悉,对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的政策非常了解,加上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我们相信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评析】从连锁加盟入手,选择简单易行的行业,如餐饮、网吧等不需要复杂技术以及特殊职业资格的行业,是目前大学生创业较热的项目。首先,大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是值得赞赏的,在大学阶段有这样的尝试,通过这种手段去接触社会、了解市场,懂得客户需求和资源配置等,是很好的学习途径,为自身的能力和知识作些积累,也为以后的择业、人生规划打下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从这些行业入手,并没有真正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一个大学生具备的技能和知识积累没有在这样一个行业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安于现状,只求解决温饱问题,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不求发展,忽略了学习,那么人生之路的高度将就此停止。作为大学生,16年的教育成本应该得到更大的效用。我们希望看到大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真正能够从小商业入手,积累资金和社会资源,以求在今后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