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编者按:今年即将进入高校的90后大学生,有着张扬的消费主张和消费特点: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消费注重品牌,商品更换频率高,女生喜欢毛绒玩具、小饰品,习惯整套购买化妆品,男生喜欢DIY体育延伸商品。他们的消费习惯给高校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洪燕和创业伙伴们选择了《校园消费》为突破口,把校园周边的餐饮、娱乐、培训、购物、驾校、医疗等优惠信息一网打尽,大学生与商家,通过一本杂志完美链接;小刘凭借与中介店的“良好关系”,二手家电生意风生水起;而朱雷的英语口语俱乐部,不但有超低价位,还有养眼的帅哥美女外教,自然顾客盈门。 加入大学生俱乐部普通会员卡50元、输送学生司仪提成5元、回复短信获赠手机话费、DIY衣服每件40元……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拨动着高校消费市场的心弦。 随着9月份大学新生的入学,高校校园内及周边市场的巨大商机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相对于过去餐饮、培训、图书等传统行业的商机而言,一些针对90后消费特点的全新投资机会创业中国www.chuangyezg.com开始悄然出现。
90后大学生消费升级
今年即将进入高校的90后大学生,有着张扬的消费主张和消费特点: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注重品牌,商品更换频率高,女生喜欢毛绒玩具、小饰品,喜欢整套购买化妆品,男生喜欢DIY。
今年入学的大学新生大都是1987年以后出生的85后,甚至很多都是90年出生,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出生的大学生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消费特点。他们出手阔绰,喜欢尝试新事物,崇尚新奇消费,个性明显,具有超前消费的意识,不喜欢厂家直接的销售方式。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对于高校周边已经形成或者相对稳固的商业格局带来了新的冲击,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
北京理工大学大三学生车晶告诉记者,她和同学都比较喜欢女生的一些饰品、服装,经常去逛一些韩国流行的饰品店和服装店,对于手机、电脑、MP3等电子产品也比较喜欢,但相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她们买的要少一些,更换频率也比较低,不像90后的大学生经常换手机、MP3、笔记本等。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清华、北大等学校周围有很多韩国的流行服饰店和小型电子卖场。
这位出生于1987年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相对 90后张扬的消费特点还是保守了很多,90后的很多女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而且手机挂饰经常更换。她认为,90后的大学生在消费上更注重品牌,而且用于玩的钱也比较多,目前她一个月的生活费基本在600~800元,而低一级的学生有些生活费达到了1000元,高一些的甚至达到了1500元。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