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前细致调查市场
逐渐确定了毕业后也自主创业的想法之后,郭高林在大三就行动起来。
第一个创业实践地点选择在郑州牧专外面的那条路上。到了晚上,那条路上就热闹非凡,路两边满是卖小吃、卖衣服、卖小东西的地摊。郭高林和同学姜茵就在那里摆地摊卖起了服装。姜茵是老板和销售,而郭高林的任务是进货。
这种“练摊”只是小打小闹,郭高林想的创业是真正找到一个有发展的事业。于是,他经常上网搜集合适的创业项目,也经常去市场上进行考察。最后他决定做小型的蔬菜超市。
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郭高林确定了蔬菜超市的模式。“以蔬菜为主,还经营冷鲜肉、五谷杂粮,附带一些副食。和双汇超市是不同的,双汇的店是以冷鲜肉经营为主。我们不能和双汇做一样的模式,那样肯定做不过人家。我们就做蔬菜超市,我看好这条道路。”
8月22日,几个大学生的第一家蔬菜超市“咱地里”开张了。
做好规划稳步发展
“我们还是有优势的,跟小商贩比,我们的优势是菜价便宜、种类多、干净、不缺斤短两;与大超市比,我们的优势是价位低、离家近。”蔬菜超市在几个大学生的操持下逐渐走上正轨。
“经营销售的东西很好学,只要用心钻进去。去做得好的地方看门道,然后学习精髓。”几个大学生就在边干边学中不断进步。
对于第一家蔬菜超市,几个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指望赚多少钱。主要是在实践中完善经营模式,积累经验。郭高林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发展道路:成立公司,进行连锁化发展,真正把小超市做成大事业。
目前,他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包括收银制度、招聘培训制度、采购制度、仓管制度,这些正好也用到他们大学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这些核心的东西都是超市连锁化发展的基础。
“再开店就要做到营利。那是很快的事情。”郭高林也透露,已经有一些客户找过他们,表示愿意做他们的加盟店。但郭高林认为,还是等到做好准备再发展连锁加盟。稳扎稳打才能步步为营。
记者手记
郭高林的经历对记者产生不小的触动。
很高兴能见到这样一群积极主动、不怕艰难困苦的当代大学生。不管他们最后成功与否,他们都是值得佩服的。
但是,能像他和他的同学一样把大学时光充分利用、提早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做规划和准备的大学生,实在很少。沉迷于网络游戏、习惯于旷课、缺乏主动开拓自己视野和能力的精神,不少大学生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到毕业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于是又想自主创业。但仅靠头脑发热是不能将美妙的理想变成现实的。没有任何知识和能力上的积累,这些怀着空想的大学生根本迈不出创造事业的脚步。
郭高林的同学中这样的人就有不少。
其实,未来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现在的积极主动才能换来今后的一片晴空。
所以关注大学生创业,是因为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各方面都在提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但是更应该关注的是,揣着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是否具有主动精神,是否懂得利用并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创业打好基础。
这才是郭高林们的经历对于大学生创业这个当前热点的最重要的启示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