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大三男生马玉尽管只比妹妹大一岁,但更像一个爸爸。3年来,他靠勤工俭学,独自承担着自己和妹妹春春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
马玉的老师吴立对他的评价是,学校创业的优秀代表,家庭贫困,但不自卑,自强、乐观。
开家教中心供妹上学
2005年9月,马玉从伊犁新源县考入新疆大学经管学院信息专业学习。同年,爸爸去世。之前的4年里,妈妈为了留住身患胃癌的爸爸,变卖了多套房子和商铺,但最终未能如愿。
马玉上大学时,家里只剩下了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爸爸去世后,妈妈因高血压、心脏病经常住院。虽然生活贫困,但妈妈说就是卖房也要供他上学。“这套房子是妈妈最后的容身之地,我不能不孝。”马玉说。创业中国www.chuangyezg.com
大学第一个学期,马玉一边带家教,一边在宿舍里啃干馕,心里想的全是尽量节俭,将家里的钱留给第二年上大学的妹妹。每到周末,马玉都会像许多大学生一样站在书店门口,揽些家教的活儿。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带3个家教,一个月下来能攒150元。大半个学期过去,马玉攒了300元。
“妹妹上大学的首笔费用至少要5000元,这么赚钱太慢了。”马玉越想越心焦,经常急得满嘴起泡。后来,马玉干脆和两个同学在校内开起了家教中心,每个月能攒300多元钱。
家教中心步入正轨后,马玉开始代销手机号码、充值卡等业务。2006年9月,春春考入新疆高等司法警官学校,马玉将积攒的5000多元钱为妹妹交了学费。“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男子汉。看到妹妹高兴的样子,觉得一年的辛苦都是那么微不足道。”马玉说。
挣钱学习两不误
虽然替妈妈分担了忧愁,但因为忙碌也让马玉在大一时“挂”了两门课。
“那会老想着赚钱,后来才认识到,学习才是最重要的。”马玉说,以后他开始合理地分配时间,再也没有“挂”过课。
大一结束时,马玉的一位师兄开的一家书店濒临破产。当时他在电视上看到北大一位校长谈大学教材重复使用的事,“当时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这件事,可马玉抓住了这个机会,我们都特佩服他。”马玉的好朋友闫晓睿说。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