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末青年宫创业大讲堂上,清华大学工艺美院大四学生秦政告诉创业中国,暑假期间他们同学很多都开始了创业准备。暑假一到,他就背着一个装满自制“小手工”的蛇皮袋子,奔走于万通、天意等小商品批发市场之间,请人代销工艺品,请摊主告诉他,哪些好卖,哪些卖不动,哪些是少儿喜欢的,哪些是女性喜欢的,哪些是时令礼品,哪些是四季俏货,他都一一记录下来,打算好好做一下市场调研,为毕业后的创业做准备。
食堂门口摆地摊 暑假,是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最好的“演练期”。短短的两个月,做些什么才算是创业实践?大学生们各显神通。南京林业大学的大三学生欧阳,暑假期间在食堂门口摆起地摊,卖起“康师傅”方便面来,他还在小摊边挂了一面“食面八方”干面美味之旅的“易拉宝”,并且自己策划了“买三赠一”的促销活动:买三盒方便面可以送一瓶苹果汁,这样干面饮料都有了;三个袋装红油担担面送一个饭盒,这样可以直接到食堂边的开水房打水泡面。
这个思路是怎么产生的呢?从哪里进货呢?欧阳告诉创业中国www.chuangyezg.com,夏天天热,同学们不愿出去,同屋的室友便从食堂对面的小超市一次性买了一堆方便面,欧阳便想起一个摆摊的主意,货从小超市进又省事又轻松,他和超市商量好分成办法,加上优惠促销措施,一天能卖二三十箱方便面。
才艺班上找商机 在林大食堂旁边的十字绣艺术工作室,大三女生莉莉告诉创业中国,她在暑期报名参加了一个才艺培训班,班上有个女学员的十字绣钱包引起很多爱美学员的注意,钱包的图案现代,功能齐全,透着艺术和个性,大家纷纷问她从哪里买的,这个学员骄傲地说,是她妈妈亲手绣亲手缝的,花28元买来半成品,里面有针线包和绘制图,照着绣就可以了,这在商场上要卖150元呢!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莉莉想起学校食堂旁边就有一间十字绣工作室,她进去一问,老板也是前两年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正苦于短缺刺绣人手呢!于是莉莉就从这间工作室买来各种图案的手机挂件、钱包、挂画,拿到才艺班上招揽刺绣高手,才艺班上有的是心灵手巧的学员,她们很快迷上了十字绣,一起扎堆学艺,绣好的成品就翻倍卖给学校的十字绣工作室,这样既学了手艺,又挣了钱,莉莉从中还多得了一份分成。
拿手绝活也赚钱 南京语言大学的女生吴燕的创业实践结合了自己的专长。她从小喜爱中国传统艺术,并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当她看到南京语言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较多,并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品非常感兴趣时,就发挥自己的特长,把中国古典诗词写在扇子上卖给留学生,没想到收入相当不错。此外,吴燕还与南京故宫的御膳房餐厅合作,现场给光临餐厅的外国游客写“菜单扇面”。吴燕准备毕业后在南京开一家经营中国传统字画、工艺品、古董的商店,而这个假期,她会做好市场调查,并利用写扇面的机会多跟外国游客交流,为以后的创业打好基础。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