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编辑整理:
周霞推开鸡舍的门,本来在里面闲庭信步的各种鸡和雉立即受惊扑腾了起来。她试图捉一只雉给草根创业记者细看,但那些拖着长尾巴的家伙飞得比鸡高多了,周霞被扇了满头满脸的灰,还是抓不着一只。“雉其实就是野鸡。”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养鸡场老板无奈地笑着摊开手。尽管已经和各种家畜打了四五年交道,T恤上还沾着斑斑点点的鸡粪,23岁的周霞举手投足并不像真正的农民。她去年才从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在家乡安徽省凤阳县的一片荒山上开辟了20多亩地,办起了峰景畜禽养殖基地。
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周霞养鸡的方式颇为讲究和新颖:用铁丝网围起的巨大鸡舍被隔成了不同区域,小鸡可以在本区域内随意走动,但不得“串门”;鸡舍顶上倒悬着一把把松枝,那是用来给鸡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除了苞谷粒外,小鸡时不时还要吃些大蒜、洋葱来防病;隔三岔五,周霞会把小鸡赶到专门的“沙浴池”里“洗澡”;鸡舍里还安了几个音箱,世界名曲、二胡曲轮番播放。
“这是一种动物福利。”周霞笑着解释说。
最有意思的是,每只鸡的头上都被架上了一副塑胶做的“眼镜”。周霞说,患了啄癖的鸡会互相咬,有的专咬别的鸡的肛门,“戴眼镜”是防止“啄癖”的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这些新式养殖方法,有的是周霞从书上、电视上学来的,有的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这种“仿生法”养出来的鸡和雉,肉质鲜美,颇受市场欢迎。记者去采访的前一天,养殖基地的400多只鸡刚被拉走,鸡舍里只剩下一二十只种鸡。周霞说,现在要为春节市场做准备了。
与其她同龄人相比,周霞很早就有了创业的梦想。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周霞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几个年轻人用新技术养殖林蛙获得成功,当即有了创业冲动。“我学习很用功的,但是老考不上好学校,所以我想我比较适合创业吧。我有个梦想,干一行就在那个领域内做别人做不到的。”周霞说。
于是,在第二次填报高考志愿时,她选择了畜牧兽医专业。大学期间,周霞每天抱着笔记本,守着农业频道看《致富经》栏目,把别人的经营方式、营销理念、养殖技术全都细细写下,3年下来,积累了三四本笔记。
当别的同学将闲暇时间都虚掷在电脑游戏中的时候,她到处考察好的/养殖项目,然后主动要求去实习,“合肥附近的野猪场、孔雀场我都去找了,刚开始大门都不让我进,我就跟老板套近乎,帮着扫地、推车,嘴巴甜一点,到后来,她们都挺欢迎我”。
毕业实习,周霞去了安徽省丹寨县畜牧局兽医站。4个月里,她天天往人家的养牛场跑,帮人家喂牛。发现丹寨的土鸡价格比其她地方高,她开始试验养蛆来喂鸡,琢磨着投资养鸡场。但父亲前去探望后,舍不得独生子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吃苦,便拿出1万元给她做创业资金,条件是必须回家。凤阳的消费能力比不上旅游业较为发达的丹寨,但周霞还是回到了家乡。
年轻人独自创业的艰难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体会。父母仍旧抱定“大学毕业应该有稳定工作”的观念,对养鸡场并不十分支持,周霞遇到资金短缺的关口,屡次想张口向父母借,都忍住了。一台电脑、几十本农业养殖技术书、两条狗,便是周霞在山上砖房中的全部家当。一个人在山上独居,不仅要忍受生活上的不便,更要克服孤独感的来袭。何况失败从未远离过。最大的损失发生在今年4月,一批鸡苗在脱温室里保温,人一步也离开不得。周霞在脱温室里支了张桌子看书,到夜里两点多实在太困,便叫请来的帮工守下半夜。结果帮工那晚喝了酒睡着了,半夜停电,鸡苗全部冻死了。“整整208只,惨不忍睹。装了两口袋,拿去埋的时候,心里都是凉的。”周霞回忆说。
刚开始时没有运输工具,她借车拉着刚出笼的鸡到农贸市场上去卖,但销路还是窄。她一咬牙,花几千块钱从浙江买了一辆“沙滩车”,千辛万苦运回家,又自己动手在车后做了一个鸡架。这辆县城里唯一的四轮摩托车开到集市里非常吸引眼球,着实火了一把。
从去年12月起,陆续有酒店找上门来要求周霞供货。到底是继续在农贸市场上卖,还是走高端酒店的路线,是目前最困扰周霞的问题,“对市场的把握、资金的运用我还比较模糊,这大概是大学生创业最缺乏的知识。现在要多学习,培育更大的市场。至少要做到我们县的No.1吧!”她“嘿嘿”一笑。
(阅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