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据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南开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89%的大学生甚至对创业产生恐惧,主要原因是“失败率高”。美国青年的创业成功率比中国青年高吗?
杜绍基: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是这样的比例,其实大家都不容易。美国人创业积极性高,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他们在如何看待失败这一点上和中国人不一样,他们觉得失败很正常,并且经常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鼓励自己。中国人面子观念很强,大家认为失败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首先拦住你的就是你的家人,他们担心你会失败,会没面子,同时也让他们丢脸。
中国青年报:本报调查中,有21.4%的青年表示“社保体系不完善”是阻碍他们创业的主要因素。你觉得,中国青年创业失败后要付出的成本是不是比美国人多?
杜绍基:以我对美国创业环境的了解,大家创业失败付出的成本是差不多的,比如www.chuangyezg.com在失业保险上,美国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一个美国青年失业后,他可以拿到的钱如果按照消费水平折算,和中国差不多。如果他之前没有交纳失业保险,他也得不到一分钱。唯一的不同就是,中国青年失业会受到更多的“文化谴责”。
中国青年报: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鼓励小本创业,服务对象包括贫困家庭子女、劳改劳教人员、复员军人等群体,而国家主要支持高新科技企业创业。你认为这两种侧重各有什么好处?
杜绍基:创业不分高低贵贱,小本生意和办高新企业都是创业,这些创业都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和生存,都创造了价值,所以都应该支持。国家也关注了很多弱势群体,比如也有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只是效果不太理想,培训中理论太多,实践较少。我们的培训和国家的措施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您在投身公益事业之前是一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为什么您不继续把自己的生意做大,而要来中国做这样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工作?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