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再来
“怕丢脸”南下深圳创业
1998年初,铭霞从一个新加坡归国的朋友那里第一次接触到花泥画。 敏感的她立刻意识到花泥画里蕴涵着无限商机,铭霞又一次想到了创业。她选择了深圳。
此后的几年间,不甘失败的铭霞和朋友多次南下广东,希望在经济发展快的广东地区找到成本低、回报快的项目,从鞋到文具到布匹,都因缺乏资本而不得不放弃。
1998年初,铭霞从一个新加坡归国的朋友那里第一次接触到花泥画。敏感的她立刻意识到花泥画里蕴涵着无限商机,并开始对花泥画的原料、制作工艺等进行深入研究。心灵手巧的铭霞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很快摸熟了花泥画的制作流程,只是把握不好图画比例。铭霞想起自己曾在一位老教授家做保姆,在这位老教授的帮助下,她终于克服了一个个技术上的难题,制作出大批手工精美的花泥画作品。
“做出来的画总不能只摆在家里看,得卖掉换成钱啊。”铭霞又一次想到了创业。她再次想到了广东,并选择了深圳。她认为,深圳是沿海城市,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接受新事物必定很快,花泥画的销售应该不成问题。
2000年初,铭霞带着简单的行李和那部相伴多年的电脑,搭上了南下的火车来到深圳。
艰难创业
摆地摊被保安撵得到处跑
铭霞买了几块板和一些原料,在租的房子里做起了花泥画。做成后,铭霞就在附近的学校门口摆起了地摊。因为没有钱办执照,铭霞每天被小区保安撵得到处跑。
到深圳火车站,铭霞身上只剩下400多块钱,只好借宿在老乡家中。过了两天,内地的朋友向她介绍了在深圳工作的高德甲,在他的帮助下,房东同意不收押金,以月租1800元的价钱把房租给她。
有了落脚的地方,铭霞买了几块板和一些原料,在家做起了花泥画。做成后,铭霞就在附近的学校门口摆起了地摊。因为没有钱办执照,铭霞每天被小区保安撵得到处跑。不得已,铭霞就打起了游击战,福莲花园、莲花山公园、儿童公园,这些都是她当年创业的“阵地”,一辈子都忘不了。“要是你们报纸把我的照片登出来,那些保安肯定能认出我。”说笑中,铭霞留给记者的感觉不是辛酸、不是尴尬,而是自豪。
3个月后,听说国际商品贸易大厦里的小铺面每月只要700元,铭霞于是在大厦5楼租下一个不到10平米的工作间,在旧货市场花100元买了一大一小两个桌子,加上第一次生意留下的那台电脑,铭霞花泥画艺术中心就这样成立了。“这台电脑我现在还留着,”铭霞指着办公桌上的电脑告诉记者。“滚打了这么多年,只有这个老朋友一直陪着我。”
为了扩大业务,铭霞招了两个女工。画做好后,两个女孩子都嫌摆地摊卖画丢脸,铭霞只好一个人去。时间长了,大家都称赞铭霞做的花泥画漂亮,生意也越做越好。铭霞想到个不用摆地摊、又能卖出好价钱的点子,她将作品找人装裱后拍成照片,推销给一些画廊和酒店。
“既然摆地摊卖花泥画都能赚钱,推广技术为什么不行?”饱尝了每天做画卖画的辛苦,喜欢看书的铭霞找到了推广技术的经营思路。她于是又租下了大厦5楼的第二间门面,把它设置成展厅。铭霞开始写宣传单到处散发。当时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来大厦找工作,再加上宣传的效果,开始渐渐有人找上门。铭霞以讲课的方式向他们介绍花泥画的市场潜力。“可能那些年轻人都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不想自己冒险创业,再加上看到我那间小得可怜的工作室……最后没有一个人肯留下来。” 惊人一跃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