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美容院,不知从哪里学来了一套“科学管理法”,即首先设定一天“标准工作量”作为衡量美容师工作量的基准,然后搞一叠科学管理的表格,明确专人考核。工作量超过标准量的美容师,给予超额工资以表奖励,若工作量达不到标准,则采取扣薪的方法以示惩罚。这就是过去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普及一时的“糖果、标准、鞭子”的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调动美容师的积极性,努力工作,以获得更多的工资,免遭处罚。但是,实践证明:“科学管理”并不科学,其结果会导致美容师跳槽、美容院缺乏活力,最终陷入没有创新,死气沉沉的局面。美容师不同于工人、职员,她不是定向工作“工具”,她是靠服务来争取顾客的附加价值,顾客之所以愿意掏钱是对美容师服务感觉满意的回报。可以说:美容师挣的是不可以量化的“心理钱”。如果量化,只能将美容师服务减少,如果用简单的奖勤罚懒,只能将服务质量降低。能力强的美容师“奖”多了,容易跳槽或自己开店;能力差的美容师罚急了容易改行或重行选择老板。本人自创的美容院阶梯式管理方法,希望能给予同行以启发。即对能力强的美容师要多“口头表扬”少“金钱表扬”;对差的美容师要少“口头表扬”多“暗中激励”。让能力强的美容师时时刻刻有危机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美容师的整体素质。用“心”去留住美容师,而不是用钱去收买美容师
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对吗?不对。不信,您问一问您的美容师:“你希望老板给您什么?”答案可能是:A、钱;B、稳定的职业;C、老板器重我;D、展示自己的能力;E、得到老板的称赞;F、做我喜欢做的事情;G、给我广泛的社会活动等。所以说:美容院老板用“扣钱”和“奖钱”的管理手段显然是错误的。有一则“赶驴比赛”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启示。甲与乙参加赶驴比赛。比赛的规则非常简单: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驴子由一端赶到另一端,走完规定的路程就算赢家。甲站在驴子的背后用鞭子抽打驴子的臀部,因驴子怕打,打一下就跑几步,当甲打累了,驴子也就不跑了。结果整整花了甲一个多小时才把驴子赶到终点。乙则骑在驴子的背上,手中拿着一根竹竿,竹竿尽头挂着一串葡萄,这串葡萄刚好垂在驴子眼前不远,驴子因想吃葡萄,所以拼命往前追赶,结果只花半小时就将驴子赶到了终点。我们可将上一故事中的甲乙两人比着美容院老板。把驴子比喻作美容师,把比赛的终点看成美容院所追求的目标。美容院老板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借助于美容师的努力。基于此,有的美容院老板会向甲那样用高压的手段来驱使美容师,而有的美容院老板则象乙那样以满足美容师的需要为手段,促使美容师朝美容院的目标前进。前一种是消极性激励,而后一种是积极性激励。由此可知,消极性激励只能行之一时,而积极性激励是更值得提倡,也就是说,美容院的管理不能简单地用“奖罚”金钱来完成,应该在美容师的需要上细分,让每一个美容师都有追求,看到希望,为美容院的共同目标而奋斗。我们推销产品的实质是推销产品的利益,美容院老板要想美容师听从您、喜欢您,死心踏地的为您卖命,您就必须推销自己能给每个美容师带来利益,只要您时时刻刻考虑美容师的需要,您就能留住这个美容师。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