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编辑整理
现在卖水果太赚钱了吧。我说最近家里花销大了很多,水果太贵了。。
“这苹果的价格涨得也太快了,怎么一天一个价!”听到摊主的报价,站在龙峰社区水果摊前的陈阿姨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买四个苹果。不仅仅是陈阿姨,近几个月来,不少福州市民对苹果价格的上涨都深有同感。 “与去年底相比已是两重天。”用业内人士的话讲,2009年的苹果价格是在一片恐慌声中噌噌噌往上涨的,达到5年来的最高价。 而背后不为人知的是,苹果批发商,这个与苹果价格关系最密切的群体,作为产地和消费市场间的枢纽,是这急剧波动行情中的幕后推手。 一个苹果大批发商的“坐庄”记录 陈文学、陈子华两兄弟是福州果品批发市场上最大的苹果批发商之一昌盛果品商行的老板。业内谣传,今年上半年他们仅靠卖苹果,就赚了七八百万元。 “有点夸张,没那么多。”陈文学笑着说,在福州,高峰时苹果一箱能卖70元,而去年苹果收购均价在3.6—4元/公斤,每箱苹果运到福州成本价40元,“一箱净赚30元,利润率高达80%。总的来说,今年苹果的利润是去年的2—3倍。” chuangyezg.com 事实上,这么高的价格包括陈文学在内的所有苹果批发商在抛货时都没料到。 2008年年底,,当福州市场上遍地都是“爱心桔”的时候,苹果的批发商们也开始恐慌了:一旦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刚刚入库储备的成千上万吨苹果怎么办? 春节前的抛售潮: “要急我们比别人更急” 每年9月—10月,是苹果收购屯积的时间。由于苹果易存储,只要温度达到0—2摄氏度,就能保鲜。所以9月份集中上市的苹果,到了10月份就存放在冰冻库保鲜,以备来年持续销售,需要时随时出库运往批发市场。 苹果销售中有个重要的时间点——春节前,这是一年当中苹果销售量最多的时间段,也是批发商抛货的最佳时机。这段高峰时期,运到福州果品批发市场的苹果有50—60车皮,一天就能销售出20多车皮(一车皮有2000—3000箱)。 “5元/公斤,卖不出去;4.9元,没人要;4.8元、4.6元……”陈文学说,市场行为就是这样,卖不出去,价格就往下降。“我们的库存那么多,要急我们比别人更急,最高峰时福州市场销售的苹果,将近一半是我们商行运来的。” 数据显示,在市场的恐慌抛售下,2009年1月9日—1月16日一周时间,福建省内苹果日批发交易量由268吨急剧飙升到303吨。而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前,我省苹果日交易量为245吨至290吨之间。 正月后小幅上扬: “就是赌了,赌对就发大了” 经历过年前的抛售,虽然苹果库存大量减少,但对于一些中小批发商来说,剩余的苹果库存仍然像烫手山芋一样。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