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清洁饮水的供给,应列入日常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日供水量可根据家兔的年龄、生理状态、季节和饲料特点而定。幼龄兔处于生长发育旺期,饮水量往往高于成年兔;妊娠母兔需水量增加,尤其是产后易感口渴,饮水不足易发生咬吃仔兔现象;高温季节需水量大,喂水不应间断;当喂给较多青饲料时,兔的饮水量可能减少,但绝不能不供水。集约化兔场使用颗粒料喂兔,最好采用自由饮水(装备自动供水系统);在农村,也可就地取材,如用瓷盅、瓦罐、石碗、竹槽等代作饮水器,随时供给兔清洁的饮水。 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家兔品种多,生产特点各异,但都有共同的生物学特性:昼伏夜行、胆小怕惊、怕热、怕潮、群居性差等。只要饲养者能根据兔的生物学特性,针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作好如下工作,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就能养好兔。 保持清洁卫生:每天打扫兔笼舍,清除粪便,经常洗刷饲具,勤换垫草,定期消毒,以保持兔舍清洁、干燥、使病原微生物无法孳生繁殖。这是增强兔体质、预防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
夏季防暑,冬季防寒:兔的最适温度为15℃-25℃,舍温超过30℃和低于5℃,持续时间越长,对兔的危害就越大。规模较大的兔场,须设置防暑、保温设备、家庭小规模饲养,则应加强管理。如兔舍周围植树、搭葡萄架、种植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进行遮阴,兔舍门窗打开或安置风扇等,以利通风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尤其是仔兔。 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兽害:兔胆小易惊,突然的惊吓,可能导致兔惊慌失措、乱窜不安,甚至引起怀孕母兔流产。在饲养管理上,动作应轻,并保持环境安静,同时还应防止猫、老鼠、黄鼠狼等动物对兔的侵害。
分群分笼饲养,搞好管理:兔场所有兔群应按品种、生产方向、年龄、性别等分群分笼饲养,搞好管理。种公兔和种母兔应单笼饲养。 严格防疫制度疾病预防,是提高养兔效益的重要保证,严格防疫制度是家兔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兔场或养殖户,都必须建立健全引种、定期消毒、定期进行兔群健康检查、预防注射疫苗或预防投药、病兔隔离及加强进出兔舍人员的管理等防疫制度。管理人员和饲养员都要严格遵守。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