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肖家村远教管理员杜方勤,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连口称赞:“方勤给咱办事就像办他自己的事一样。”2004年任村远教管理员以来,杜方勤甘作播撒致富种子的“园丁”,努力提高业务层次,积极探索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远教设施的作用,服务群众,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用效果。相继荣获县“五星级管理员”、镇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自我加压,担当“义务教员”
杜方勤原来在镇打印社工作,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担任村远程教育管理员后,并没有自满,积极参加镇里的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业务层次。他一有空就到镇里请教,很快熟练掌握了远教系统的应用及有关常见故障排除等操作知识,计算机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05年县里举办的技术比武中夺得了二等奖。兼任村会计的他,尝试用WORD、EXCEL制作相关报表,通过宽带直接传送到镇经管站。他还积极发动、指导同行们运用这种办法进行报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精确程度和效率。同时他义务地担任许桥管区培训组长,负责每周集中培训一次管区管理员,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为其他管理员搞好服务,随叫随到,边修边教,促进了整体水平的提升。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泗庄村计算机发生死机现象。晚上要组织学习,管理员谢法勇很着急,就与方勤联系,当时方勤正患感冒,谢法勇就打算找镇里的管理员,方勤说:“我离得近,天又冷,我去最合适。”他骑自行车赶到泗庄村,不一会故障就排除了。他将故障排除的过程书写下来,一遍遍地为谢法勇讲解,直至他熟练掌握。法勇笑着说:“又学会了一招,下步就不怕它死了,我也能救活它了!”
示范带头,促使真学真用
工作中善于思考、琢磨本村群众生产生活特点,为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学习收看的积极性,科学分组学习,打破原来党小组设置模式,按照党员的从业类型和个人特点,远程教育节目收看采取“集中政治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培训业务技术”的方式,组织收看。收看结束后进行现场讲座交流,通过按协会党小组学习,大大增强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建立了“老年大学”,组织老年协会的会员学习县远教频道的节目,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提高了他们参与、支持村级工作的积极性;积极按照镇里号召,建立了即时监控,自己先垫钱购买、安装视频头、耳麦,及时与镇远程办实现网络互动;自己带头学习收看黄牛养殖技术知识,05年初购买了6头黄牛,边学边用,逐步积累经验,一年纯收入达到7000余元,义务把自己的牛棚作为养殖示范基地,为群众提供学习现场和养殖技术,带动周边10余户发展养殖业。创建了“课堂”+“基地”的培训模式,对于此类技术他亲自讲解授课,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让群众很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习更形象,更直观,缩短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时间,也避免了走弯路。
培植典型,增强远教学用效果
杜方勤感觉到仅靠制度约束党员群众收看节目,难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要培植出典型,用实际例子,现身说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听说地毯厂招收员工,他便找到厂长王翠英,说服她利用远程教育来培训职工,发现机子中没有地毯加工方面的课件后,杜方勤就去县城购买了光盘,如期进行了培训,培训结束后,王翠英激动地说:“方勤老师可给我们帮了大忙,工人成手比以前快了,也出活了。”远程教育让她解放了思想,拓展了思路,春节后,方勤又帮王翠英协调村委关系,租赁厂房一处,购置20套先进设备,使得厂子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村民许启军想买台电脑上网查询食用菌种植技术、销售途径,他就亲自到电脑公司为许启军挑选、购买,回去后帮他组装上,并制定了培训计划,教他开关机、鼠标使用、远程教育接收软件使用、上网查寻信息等知识,经过2个星期的集中培训,许启军很快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并能利用远程教育网学习课件,运用互联网发布销售信息等,通过网络与昆明的一客户联系,签定了2000盆高档灵芝盆景合同,经济效益可达16万以上。
通过典型的培养使得远程教育的“名牌”效应大增,群众很乐意通过远程教育网学习知识,方勤身边经常围着很多咨询的群众,村民的致富意识、法律意识、创业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用氛围越来越浓厚,王翠英、许启军等一大批个体大户义务地担任了村里的辅导员,并把自己的车间作为村里的远程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相继成立了东岳奶牛养殖示范基地、灵芝盆景种植示范基地、地毯加工示范基地等三大学用示范基地,全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方勤老师辛勤播撒下的致富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阅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