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达:我的目的是学习。参加赢在中国大家都知道有中国最顶级的风投公司,有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也是中国最大的MBA培训吧。我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但是很多人参加这次赢在中国是为了公司打广告,是为了寻找风险投资。
主持人冷箫:我在您的博客看到有篇博客是这样写的,今天接到电话面试,因为在工厂,连听都没有听清楚就断掉了~!实在遗憾!能说说当时是一个什么样心情!万一第二次没有再通知了会不会有遗憾?
陈思达:应该来讲当时接到电话时是上午的时候正在新开的工厂,调试机器非常忙碌,而且机器也很吵,就没有听清楚电话讲的是什么我还因为是打广告的。到了下午接到电话时也在工厂里接听也没有听清楚,我跟他说等会给他打过去,但是打过去才知道是一个只能打出不能打进的电话,当天晚上我还感觉到有点遗憾以为没有了这次机会。第二天那央视还是把电话打过来了,我是在办公室里接听到的,很安静的平静的把项目讲清楚。
主持人冷箫:那打了多长时间.
陈思达:大概就三到五分中的时间,就把项目说清楚了。 主持人冷箫:然后你就晋级了。 陈思达:还没有,是后来发邮件过来才知道晋级了。
主持人冷箫:从报名参加到顺利晋级到十二强,一路走来,收获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经过《赢在中国》这场比赛的整个感受。给我们分享一下? 陈思达:我一直是直接晋级,也可能说我的运气比别人好一些。我觉得最大的感觉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当你从108海选到36强在到12,一路上的战友还有同伴也看到了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最重要的就是从战友身上学到很多事情。自己能够晋级,可能多很时候那有一些必然的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我觉得运气是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主持人冷箫:从3000到1080再到108再到36再到12,您好像直接晋级的机会还是比较多, 在这么多的选手中,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陈思达:心态是最放松的,首先我并没有觉得我会晋级从3000到1080再到108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晋级,我都是做最好的准备我的个人的方式是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是我对所有事情的态度,正因为这样子我在做比赛的时候没有很多的负担,在我比赛的过程当中那,在我身边的朋友或者我身边的同事去渲染这个赛事。渲染赛事只会让你提升压力,晋级的压力和很多压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一直是个很平淡的心情来做这件事。我觉得我晋级除了运气最关键的态度是什么我觉得是我平淡的心态。
主持人冷箫:在这么多的选手,深圳今年包括您在内有三个选手进入了三十六强,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符德坤,您对他的印象怎么样!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