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像是陷阱,丁水波却毅然把鞋发了过去。童年时卖冰棍的“辉煌”业绩,让丁水波深知诚信在生意场上的作用。这一点在特步今后的市场征战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鞋在成都卖得非常好。究其原因,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让晋江鞋款式非常新潮,“拿来主义”是中国制造在起步阶段最见效的制胜法宝。一个月后,成都商人将货款和卖鞋赚的钱全部付了过来,只留了几百元生活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成为丁水波在销售上的长期伙伴,并要求他立马再做几百双鞋发过去。
成都市场的牛刀(博客)小试,让丁水波心中的战车再也停不下来。丁水波告诉记者,自己在创业的第二年便立志要做晋江最大的鞋企,而二十年来他获得的第一个王冠是“外销王”。
上世纪80年代末,凭借侨乡的传统优势,晋江开始出现零星的对外贸易。而到90年代,“倒爷”们俨然成了全国上下最为活跃的人群。“三兴”是晋江第一个做外贸的鞋企,第一双鞋卖给了俄罗斯。丁渐渐发现,自己的鞋除了可以换回卢布,居然还能换回皮毛大衣、钢材水泥,甚至还能换回飞机!只不过当时直接把飞机带回家的是那个名叫牟其中的重庆商人,而丁只是将自己的“三兴”鞋卖给了牟。
严格意义上说,丁水波通过外贸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而其接下来的征伐变得更加势不可挡。6年时间,市场版图从俄罗斯逐渐拓展到全世界40多个国家。
丁水波的操作手法现在看来有些简单:通过展会或者海外老乡的关系四处接单,一旦确定目标市场,便不顾一切将它拿下!比如1995年的“美洲之战”,初来乍到的丁水波硬是通过更低的价格和变化更快的款式,把订单从中国台湾、韩国鞋企手中抢了过来。从第一年的两三千双,到最高峰时的一年一两百个货柜(一个货柜意味着1万多双鞋),丁水波成为晋江地区枭雄级的人物。
1999年,“三兴”成为中国在海外销量最大、名声最响的鞋业冠军,其在美国、智利、西班牙等世界各地设有公司。与此同时,整个晋江地区还有45家工厂帮丁水波代工。“三兴”连续六年成为晋江鞋企中的纳税第一。
初春的陈埭,天空一片晴朗。“外销王”的桂冠,让丁水波心情大好,殊不知历史正和这个勤奋的晋江人开起了关于时间的玩笑。 中篇 三分天下背后的超越智慧
当今的鞋业大战早已远离了那个靠销量制胜的晦暗时代,品牌化是高利润的强力保障。面对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世界品牌,以及安踏、361度、爱乐、德尔惠、金莱克等一众同城兄弟,丁水波已经输掉了时间。
解析从2001年正式创牌到2008年赴港上市的时间赛道,特步的弯道起跑展现出惊人的超越智慧。从2001年产值只有9000多万元,到2008年成为中国时尚运动第一品牌、销售额突破30亿元。对于特步的超越之道,我们还有很多的环节难以一一提及,比如产品品质的突破,又比如设计理念的变革等。但是超越等于攻,构建等于守,攻守之道乃企业常态,正是依靠对一环一节企业问题的持续深耕,特步才展现出惊人的奔跑速度。
迟到者需要“空白地带”www.chuangyezg.com
当丁水波在外贸战场欢快奔忙时,乌河对岸的丁志忠正被他的父亲派到北京卖鞋。丁水波和丁志忠二人一外一内的市场分野,决定了特步和安踏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交锋,但历史最终为他们安排了一场“派对”。
作为这场“派对”的参与者,丁水波显然迟到了。因为直到2001年,他才决定将主战场拉回国内,成为当前国内一线体育运动品牌中最晚的“入局者”。此后“三兴”更名特步,寓意企业以“特殊的步伐”超越突围。而促使丁水波铁下心转战国内的原因有二:
其一,做外贸的货币风险。苏联解体期间,卢布一夜贬值,“今天赚的钱可以买幢别墅,明天就只能买部汽车,到后天连个面包也买不上”。当时三兴大概有60%的销售额来自俄罗斯,卢布贬值让企业元气大伤,在边境城市黑河的冰天雪地里,丁水波欲哭无泪。
(阅读次数:
)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